首頁 快訊 > 正文

協同發力強化逆周期調節 央行時隔兩月連續降息

8月15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其中,MLF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80%。


(資料圖片)

根據數據,8月15日有4000億元MLF到期和6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當日合計凈投放1990億元,其中MLF為小額加量續作、7天期逆回購為大額加量投放。

當天,央行公布的最新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表顯示,8月15日起,SLF利率隔夜品種、7天期品種、1個月期品種均較此前下降10個基點。

距離上一次央行下調政策利率僅過兩個月,央行再度出手調降,及時回應當下市場對加強逆周期政策力度的期待。受訪專家認為,央行此次下調MLF利率,充分釋放出加強逆周期調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信號。隨著MLF利率調降,后續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調降已值得期待。往后看,央行依然有空間、有動力開展降準操作。

三個月內兩度降息

在6月13日、6月15日央行分別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10個基點后,央行時隔兩個月后再度調整政策利率,在8月15日分別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10個基點、15個基點。

由于7月經濟、金融數據顯示經濟復蘇進程有所放緩,在央行明確將加強逆周期調節的背景下,近日市場對降準、降息等操作的盡快落地抱有期待,但普遍認為央行短時間內再度調整政策利率的可能性較小。

實際上,本次MLF利率調降與2022年8月央行降息的情形類似。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日前指出,2022年6月社融數據同樣大超市場預期,但虹吸效應對7月的信貸投放形成制約,導致社融數據遠不及預期,進而推動了8月降息的落地。相似的情形在今年7月再度上演,后續貨幣政策發力的節奏或將加快。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記者指出,三個月內兩度降息,主要源于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還不強、有效需求仍不足,亟須通過降息等政策加快協同發力以強化逆周期調節,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近期公布的宏觀和金融數據弱于預期,表明實體融資需求明顯偏弱,需要通過降息來降低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偏好下降的風險,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同時,SLF利率三個品種也都在8月15日下調10個基點。由于SLF利率發揮了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通常會與7天期逆回購利率調整同步。受訪專家指出,二者聯動調整,將更好引導市場利率在合意水平附近波動。

緩解銀行凈息差壓力

逆回購和MLF利率分別是我國的短期和中期政策利率。央行可以通過逆回購和MLF利率釋放貨幣政策信號、通過逆回購和MLF操作調節銀行體系流動性并影響市場基準利率,并最終影響貸款等金融市場產品的利率。

受訪專家指出,本次MLF利率調降,將緩解銀行凈息差壓力,推動實際貸款利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記者說,當前商業銀行凈息差已降至自律監管標準1.8%的下方,未來隨著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調、新增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信貸利率繼續穩中有降,預計商業銀行面臨的利率、流動性等約束將進一步增強。本次降息將有利于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增加其信貸供給意愿與能力。同時,當前國內實際利率處于高位,居民、企業“降成本”訴求偏強,此次降息預計每年將降低實體部門利息支出3600億~5400億元。

除了利率調整外,當天央行還實現了MLF小額加量續作、7天期逆回購大額加量投放。溫彬表示,逆回購投放主要是為對沖短期稅期高峰影響,因當前資金面整體延續寬松、資金利率低于政策利率中樞運行、市場杠桿率高企、銀行對MLF續作的需求降低等影響,MLF大量超額續作的必要性不強。

8月LPR報價料將下行

由于LPR報價在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隨著8月MLF利率下調,新一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調整已成為大概率事件。

在伍超明看來,8月份的1年期LPR或同步下調1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調幅度或更大,以推動房地產市場的企穩發展。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根據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存款利率將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這意味著,在6月和8月1年期LPR報價下調,以及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推動下,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過程或將開啟。“這將緩解銀行凈息差下行壓力,持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并推動銀行較快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王青說。

往后看,市場普遍期待的降準依然留有施策空間。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仍有一定降準空間,建議近期實施一次全面降準。如果降準實施,除了向銀行提供流動性外,還有助于進一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更好地支持銀行保持對實體經濟減費讓利的持續性,也向市場發出明確的政策信號。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還表示,在結構工具方面,應重新評估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抵押補充貸款以及其他支持工具的政策成效,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等信貸投放,推動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和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各項貨幣政策措施進一步提質增效。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