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每日熱訊!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啟動 適應券商多樣化融資需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0月20日,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證金融”)宣布,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中證金融啟動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轉融資市場化改革邁出實質性一步。

據介紹,此次轉融資市場化改革,旨在提高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務于證券公司多樣化融資需求。改革的核心是“靈活期限、競價費率”。中證金融設置短(1-28天)、中(29-91天)、長(92-182天)三個期限區間,對應設置三檔費率上下限。證券公司可以在1-182天的期限范圍內自主確定資金使用期限,并在轉融資費率上下限之間報價。轉融通平臺集中匹配達成競價交易。當日申報、當日成交、當日資金可用。

轉融資業務是融資融券業務配套制度安排,2012年推出,截至2022年9月末,已為市場累計提供資金1.7萬億元,較好地支持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

國泰君安信用業務委員會總裁陳煜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次調整為轉融資業務推出10年來首次市場化調整。本次市場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信心,有助于證券公司采取差異化的競價策略,也能夠適度增加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進一步提高證券公司的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服務創新。

陳煜濤指出,從本次改革內容來看,轉融資期限更加靈活,182天內證券公司可根據需求自主選擇期限,有助于大幅提升市場資金匹配效率,提供證券公司資金使用效率;靈活貼近不斷變化的市場利率,更好滿足證券公司個性化、多樣化融資需求,與證券公司其他資金籌集渠道形成有效互補;競價交易機制有望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更敏捷、快速反應市場資金供需變化,市場價格的傳導機制將更快速反映到資金成本上。在市場較好、資金供給緊張時,如果有競價機制,中小券商可以競價模式以更高的價格獲得急需的資金;而在市場資金面充裕時,降低價格可以提升證券公司的轉融資融入規模,優化證券公司以配股發債等為主的融資結構。

此外,市場化轉融資,可按需當日融資到賬,降低證券公司資金流動性管理的閑置冗余頭寸。設置費率上下限,中證金融選取一個期限區間試點競價等機制安排,一方面引導券商有序競爭,另一方面通過試點便于券商熟悉和適應競價機制,穩步推進轉融資市場化改革。

市場化改革提升了證券公司通過轉融資渠道籌集資金的積極性,有利于提升市場轉融資業務規模。

陳煜濤表示,從2019年科創板推出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加速,隨著市場化轉融資業務試點啟動,也將為券商兩融業務開展注入新的活力。

據了解,目前中證金融已充分征求市場機構意見,完成了相關業務和技術方案設計工作,后續將先行選取一個期限區間進行試點,分步推進,穩妥實施。試點期間,現行交易方式和市場化競價雙軌并行。證券公司試點期限區間內的資金需求通過參與市場化競價得到實現,其余期限區間的資金需求,沿用現行交易方式。運行一段時間后,中證金融公司將結合試點開展情況,適時將試點轉常規。

同一天,中證金融還宣布決定整體下調轉融資費率40BP,調整后各期限檔次的費率具體為:182天期為2.10%、91天期為2.40%、28天期為2.50%、14天和7天期為2.60%。此次下調轉融資費率,是根據資金市場利率水平做出的正常經營性調整,旨在滿足證券公司低成本融資需求,促進合規資金參與市場投資,維護我國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標簽: 融資需求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