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 正文

全球首個 廣州港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過多年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目前已建成集裝箱深水泊位20個,年通過能力超過2000萬標準箱。今年7月28日,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正式投入運行。該碼頭是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為廣州貫徹落實《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助力,為南沙引領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科技創新功能承載區和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注入新動能。

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項目總經理助理兼工程技術部經理黃炳林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及的“交通強國”“科技強國”等體會頗深。“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是我國首例由國內科技力量聯手打造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有四個10萬噸級海輪泊位及配套集裝箱駁船泊位,集北斗導航、5G通訊、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前沿技術于一體,從自動化設備硬件到信息化系統采用全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創造了6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1項。”黃炳林說。

在認真聆聽并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后,黃炳林心潮澎湃:“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我將堅持科技創新,加強自動化青年人才梯隊建設,在大灣區的土地上用青春與汗水助力交通強國。”

廣州南站一線工作人員:

在新的趕考路上奮力跑出當代青年好成績

“您的車次進站口在A20,往這邊走。”“小朋友,防護不能放松,要戴好口罩。”偌大的廣州南站,無論是三層候車大廳,還是一層進站閘口,總能看到一個留著寸頭、圓臉、身形微胖的工作人員熱心地為旅客提供幫助。他來自延安,說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他是直面歹徒、保護旅客的鐵路衛士;也是撲向火場、疏散旅客的消防勇士。他叫丁非,是廣州南站客運二車間技術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21年開始,丁非成為一名防疫專干,他自始至終以最嚴的要求、最高的標準落實疫情防控工作。他常說:“我們的目標就是確保進入廣州的旅客是安全的,確保從廣州南站輸送到全國各地的旅客是安全的,同時確保自身安全。”

10月16日上午,廣州南站組織黨員群眾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在認真聆聽并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后,丁非深有感觸:“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交通強國’以及‘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這些話振奮人心。在廣州南站工作十年來,我見證了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等線路開通運營,極大方便人民群眾出行,有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倍感自豪。今后,我將在崗位上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用心用情用力服務好旅客,在新的‘趕考’路上奮力跑出當代青年的好成績。”丁非說。

白云機場驅鳥員:

使出“十八般武藝”守護國民安全

信息時報訊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妍 通訊員 機場宣)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讓我印象深刻,備受鼓舞,感覺自己的勞動對社會是有價值的。”白云國際機場飛行區管理部資深驅鳥員龔超榮說。

龔超榮從業已有17年。大學時他學的是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2005年進入白云機場工作,從事驅鳥行業。隨著業務和行業的發展,驅鳥工作逐漸往專業化方向發展,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驅鳥員不僅需要有駕照,還需要有一定的生物生態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有一顆不斷學習進取的心,才能勝任逐漸專業化的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龔超榮介紹,機場驅鳥工作以生態環境治理為主,驅趕為輔。除了驅鳥,工作人員還要定期檢查草坪植物生長情況,定期割草、殺蟲,切斷飛鳥的食物鏈。“為了防范鳥撞飛機,驅鳥員可謂使上十八般武藝,從最初的人工驅鳥,發展到聲波驅鳥,使用裝有雷音炮的驅鳥車,在技術加持下,如今機場驅鳥技術有了很大提升。”

據悉,10月為鳥類遷徙季節,鳥類活動相對較多。而鳥擊是威脅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萬一飛鳥撞擊到高速運行的飛機,其產生的能量相當于一輛小轎車高速撞向一道堅固的圍墻,可能引發嚴重后果。為了守護好機場安全,龔超榮和同事們日常五個人組成一班,每天24小時輪番在機場附近進行巡查。“每一架飛機滑過跑道、沖上云霄,都有我們默默守候在跑道周圍,守護每一次航班起落平安。每當見到旅客開心出行或平安歸來,我都會覺得這樣的守護是值得的。”龔超榮說。

在認真聆聽并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后,龔超榮感觸良多:“我們的工作崗位雖然平凡,但是和大家安全出行息息相關。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我將和同事們一起,在平凡崗位上繼續埋頭苦干,為保護生態環境、守護國民安全努力奮進。”

標簽: 全球首個 廣州港南沙四期 全自動化碼頭 交通強國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