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即時焦點:9月企業部門貸款回暖明顯,什么信號?新增貸款都去哪了

10月11日,人民銀行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9月,金融數據再次超出市場預期,新增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等主要指標持續回暖。

受訪的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信貸與社融數據連續兩個月得到修復,呈現出一定的可持續性,金融數據正在趨勢性改善。

“當月信貸和社融數據,相較于8月,增幅都在1萬億元以上,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顯著增長。這表明前期一攬子穩經濟政策和接續政策逐步顯效發力,政策的主動有為和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強有力支持,穩定了市場信心和預期,進而推動社會融資和信貸數據連續回暖。”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相關資料圖)

企業和居民部門信貸持續回暖

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是歷年9月統計高點,環比和同比分別多增1.22萬億元和0.81萬億元。專家表示,新增貸款規模多于上月和去年同期水平,離不開在政策的帶動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從結構上看,企業部門新增貸款1.9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370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1.35萬億元,同比多增6540億元;短期貸款新增0.66萬億元,同比多增0.47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827億元,為年內首次負增長。

“9月企業部門貸款的回暖更加明顯,表明政策性金融機構正在抓緊落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同時商業銀行也在積極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提供配套融資。”曾剛向《》記者表示。

業內專家認為,9月企業部門貸款,特別是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延續8月的回升趨勢且表現更為強勁,企業增加和擴大長期投資意愿提升,表明企業部門的信心正在提振,對未來經濟恢復態勢的看法較為積極。更值得一提的是,9月票據融資的負增長,體現出當月信貸并不依靠票據沖量,信貸成色較好,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

就居民部門看,9月新增貸款6503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3456億元,短期貸款增加3038億元。

盡管居民部門的貸款并沒有大幅度增長,但是貸款增量仍然在持續回升,9月當月數據為第三季度各月的最高水平。“9月數據表明,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按揭需求都在持續恢復。”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并且,業內專家認為,隨著銀行業金融機構降低消費貸利率和加大對“保交樓”工作的支持力度,居民和市場的信心會逐步修復,未來,需求有望進一步提振。

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保持高位

信貸回暖同樣帶動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保持高位。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億元;9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4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較上月末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從社融增量的結構上來看,除了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新增較多之外,委托貸款這一表外融資項目同樣對社融的增長貢獻較大。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57萬億元,同比多增0.79萬億元;委托貸款新增1508億元,同比多增超1500億元。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委托貸款連續兩月的多增,表明此前調增的8000億元政策性銀行信貸額度、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及追加的3000億元以上金融工具額度等,正在通過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逐步落實而發揮其作用。此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對“保交樓”工作的支持,也在積極影響著委托貸款和社融的增長。

9月,廣義貨幣(M2)增長12.1%,增速較上年同期高3.8個百分點。

“M2延續了過去一段時間相對較快的增長速度,反映出當前整個市場的資金鏈較為充裕。這對未來為實體經濟提供強力支持,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空間。”曾剛表示。

由于M2的增長與居民存款,特別是定期存款的增長關系密切,外界因此有聲音提出擔憂。

對此,曾剛表示,盡管當前階段,受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居民的儲蓄傾向仍然比較明顯,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居民部門消費信心和支出信心的提振,現階段這些儲蓄的積累,在未來將能夠為我國經濟的增長和內需的進一步擴張,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數據回暖趨勢有望得到延續

縱觀9月金融數據,不難發現,是政策端、銀行端和市場主體的共同努力,帶動了數據的回暖向好。政策有推動、銀行有行動、市場有主動,不僅讓一攬子穩經濟政策和接續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也讓金融數據的修復更加可持續。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在不斷推動各種利率下行——引導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MLF利率、1年期和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適度下行;針對房地產領域,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的下行幅度更大。”曾剛表示,這些政策層面的引導,是過去一段時間,企業和居民端信貸需求得以復蘇的重要原因之一。

利率的下行推動了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穩中有降,同樣會帶動融資需求的增長。而政策在公積金貸款方面做出的調整,有望推動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特別是按揭貸款需求的增長,能夠為未來的實體經濟企穩回升和市場主體融資需求擴張,奠定堅實的基礎。

“通過金融數據,我們也看到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或者說在實體需求回暖的過程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是在不斷提升的。”曾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9月28日,人民銀行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用于支持制造業等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次日,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召開2022年第三季度例會時強調,要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

業內專家認為,依托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相關政策引導,銀行業將進一步提升制造業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水平,對后續信貸需求的提振提供更多支撐。預計10月及之后,金融數據有望持續向好。

“在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并加快落地的背景下,企業和居民部門的信心及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結合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及各項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信用擴張有望對四季度信貸和社融增速繼續形成有力支撐,有助于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溫彬向《》記者表示。

來源:客戶端

標簽: 新增貸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