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精選!外交部:中方通過科技手段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災救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日報10月14日電(記者 趙佳)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進一步介紹中國幫助受到颶風襲擊的中南美洲國家的相關情況,稱中國第一時間調用遙感衛星,為當地抗洪救災提供空間技術支持。后續將繼續同有需要的國家保持溝通,為災情監測和災后評估工作提供支持。

有記者提問,近期颶風“朱麗葉”襲擊了多個中南美洲國家,中方表示將為當地救災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技術支持,請發言人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毛寧表示,中方高度重視中南美洲國家救災工作,積極提供救災援助。“應有關國家申請,我們第一時間調用遙感衛星,為當地抗洪救災提供空間技術支持。后續我們將繼續同有需要的國家保持溝通,為災情監測和災后評估工作提供支持。

毛寧強調,這不是中國第一次通過科技手段為發展中國家減災、救災提供幫助。早在2007年,中國就加入了《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組織,此后一直積極參與全球災害監測和減災救災工作。自2010年起,中國開始為聯合國災害管理與應急反應天基信息平臺北京辦公室持續提供全面支持。中國風云氣象衛星的數據服務已經覆蓋了124個國家和地區,為菲律賓、莫桑比克等40多個國家提供空間技術等應急保障服務近70次。

毛寧說,中國的高分衛星系統通過高分辨率觀測和高光譜成像功能,近年有效地響應了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上百起重大災害,在斯里蘭卡洪災、厄瓜多爾地震、老撾臺風洪澇災害、阿富汗旱災和湯加火山噴發中,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災區影像圖,對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們的北斗導航衛星搭載國際搜救組織的標準設備,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有效地提高了救援的成功率。目前正在召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六次大會上,各方都對北斗導航系統的實用性、開放性和兼容性表示高度贊賞。

“中國的科技進步將堅持開放包容、互惠共享,不僅服務本國人民,也將造福國際社會。”

標簽: 發展中國家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