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世界簡訊:最高檢: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反壟斷等公益司法保護 新領域案件辦理占比超兩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10月19)上午,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記者招待會。最高檢察院組副書記、分管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童建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是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他介紹,檢察機關積極穩(wěn)慎推進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fā)展,五年來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71萬多件,平均每年14萬多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童建明說,最高檢先后部署“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等專項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推動解決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chǎn)等領域人民群眾的關切問題。

此外,最高檢明確提出“雙贏多贏共贏”理念,以訴前實現(xiàn)維護公益目的為最佳司法狀態(tài),以磋商、訴前檢察建議促進行政主管部門主動履職。五年來,98%的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在訴前都得到了有效整改;檢察建議不能落實的,提起訴訟3.5萬件,99.7%獲得人民法院裁判支持。

“我們認真落實全國人大立法決定,不斷拓寬新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童建明表示,2017年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修改時,確定檢察機關可以提起公益訴訟的有4個領域,包括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chǎn)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2018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制定相關法律時,又進一步增加了8個新領域,包括英烈權益保護、未成年人保護、軍人榮譽名譽權益保障、安全生產(chǎn)、個人信息保護、反壟斷、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等。各級檢察機關認真落實法律賦予的職責,加強這些新領域公益司法保護,辦理的新領域案件占比已經(jīng)達到20.7%。

標簽: 司法保護 個人信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