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中國工業正在積極擁抱“數字蝶變”

在沈陽舉行的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沈陽)正式上線運行并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這是沈陽市打造工業互聯網及區塊鏈基礎設施、培育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一項重大進展。

在沈陽舉行的2022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星火·鏈網”超級節點(沈陽)正式上線運行并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這是沈陽市打造工業互聯網及區塊鏈基礎設施、培育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一項重大進展。


(資料圖)

“‘星火·鏈網’是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為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資產價值化,利用區塊鏈自主創新能力而謀劃布局的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說,沈陽是“星火·鏈網”在全國優先布局超級節點的城市之一。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說,近5年來,中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加快崛起,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行業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凸顯。

遼寧是全國率先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制定相關計劃的省份之一,出臺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設立省級專項資金,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在瓦軸集團高端汽車軸承車間,原本各類設備都是脫網狀態,生產制造環節的信息無法獲取、匯總和處理,也無法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無法定期自我維護。應用工業互聯網系統后,企業可對原材料投入、設備運行等進行智能控制,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運營成本降低20%以上,產品不良率降低30%以上。

一批像瓦軸這樣的企業,通過應用工業互聯網,使生產更智能,生產效率更高。以遼寧省為例,近3年來,已有一批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建設完成,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1.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5.6%。

今年,遼寧省重點圍繞裝備制造、石化、冶金、輕工、采礦等行業的痛點堵點,發布了10個行業、1439個數字化應用場景資源。遼寧省工信廳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高宇恒說,目前,遼寧已重點培育50個工業互聯網專業平臺,服務工業企業1.27萬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400萬臺;遼寧省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9.3%,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6%,較2019年分別提高了11.3%和11%。

除遼寧以外,中國許多省份都將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納入本地“十四五”發展規劃,已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西部差異化發展的格局,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正在呈現加速趨勢。

“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路徑,工業互聯網正在以看得見的方式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張曉彤說,橫向看,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已從龍頭企業內部拓展到產業鏈上下游,日益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縱向看,工業互聯網應用范圍從個別行業加速延伸向千行百業,已形成20個典型場景和上萬個應用案例;從更深層次看,工業互聯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同頻共振,正拓展出融合創新的廣闊前景,賦能更多行業煥發出高質量發展蓬勃生機。

此外,在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工業互聯網安全不容小覷。“工業互聯網面臨‘零事故’為目標,解決‘業務不中斷’‘數據不出事’‘合規不踩線’三大挑戰。”奇安信集團副總裁何新飛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說:“今后十五年,正是‘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制造工業完全可以抓住這一機遇,實現中國制造工業的跨越發展。”(完)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