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短訊!前11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同比下降24.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丁文婷12月20日,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0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5%。

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85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5.6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8%。

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4%,這也是近三年同期,該數值同比首次下降。

2020年前11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6.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9%;2021年同期,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76萬億元,同比增長3.8%。

2022年以來,全國各地持續優化土拍規則、增加集中供地輪數、釋放優質地塊,以期提高房企參拍積極性,一些城市地方政府,在土地公告前,也會提前摸排“托底”,以改善流拍撤牌情況,但各地土地市場情緒仍普遍偏低。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今年前11月,全國流拍地塊數量共計3332宗,撤牌575宗,流拍撤牌率21.3%,較去年同期僅下調1.3%,流拍撤牌率仍在高位。今年22個集中供地城市中,一批次到三批次底價成交地塊占比分別為61%、69%、80%,底價成交占比逐批次走高。

土拍成交方面,今年1-11月,22城集中供地共成交1.3億平方米(其中三批次已成交19城),較2021年下降超過50%,土地出讓金為1.6萬億元,較2021年全年下降近4成。

土地出讓市場的“冷卻”與房企現金流緊張導致投資意愿低迷有關。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22年1-11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1621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約5成。TOP100門檻值為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0億元。

房企拿地謹慎的原因也與銷售端掛鉤。截至今年11月份,全國房地產銷售額還未明顯恢復。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百強房企1-11月累計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5.6%。

標簽: 同比下降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