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快資訊:中國基建投資增速連續7個月回升 7399億金融工具支持項目全部開工

做好穩投資工作,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是擴大國內需求、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


(相關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連續7個月回升;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保持韌性。

另外,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截至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全年64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今年已發行專項債券的項目開工率達95%,已使用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一系列數據傳遞出新動能成長的積極信號。今年以來,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投資增長總體平穩。隨著穩投資政策持續落地見效,重大項目加快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加快落地,投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

前11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9%

作為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最強的動力源,投資在宏觀經濟增長中起到巨大拉動作用。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更是其中重要的推動力,發揮著壓艙石的作用。

日前出爐的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受多重因素影響,11月工業、投資、消費等數據有所回落。但各地各部門切實抓好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落實,投資增長總體穩定,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其中,基建投資保持繼續回升,制造業投資保持韌性十足,經濟整體延續恢復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10月加快0.2個百分點,已實現連續7個月回升,自5月以來保持加快增長。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14.1%,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長11.6%,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8.7%,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7.4%,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3%,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1%。

隨著各地抓住投資窗口期,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大項目投資增長較快。1—11月,全國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1.9%,比全部投資高6.6個百分點。從投資先行指標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5%,為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加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高效發揮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作用,用足用好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穩投資政策持續發力,投資增長總體平穩。

其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成為穩投資的關鍵一招。自6月以來,國常會連續發布兩輪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項目融資支持。國家發改委也密集召開相關會議推動投資政策落實落地,僅11月份就先后召開4次會議部署落實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的開工建設。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日前回應有關方面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積極推動投資政策落地實施,用好用足投資政策工具,合理擴大有效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制造業投資有力支撐了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6.7%,對穩經濟、調結構、補短板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11月底,兩批共7399億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全年6400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已全部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今年已發行專項債券的項目開工率達95%,已使用的專項債券規模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穩投資迎新一輪政策紅利

年關將至,近期已有多個省份宣布全年投資計劃提前完成。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1月全國各地共開工項目至少5000個,環比增長超過77%;總投資額約36206億元,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117%。其中,湖北開工投資額高達10799億元,是唯一一個超萬億的省份。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已審批核準106個重大項目、總投資約1.5萬億元。隨著金融工具的落地,加快資金支付、加速開工建設已成為各地穩投資的重點。

今年以來,發改委等部門還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健康發展,印發實施完善政策環境、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文件,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向有關方面推薦的25個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項目中,目前已發行上市22個,發售基金757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入的新項目總投資超過42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穩經濟穩投資政策仍在持續加碼。日前出臺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要優化投資結構拓展投資空間。綱要對擴大有效投資做出加大制造業投資支持力度、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等部署。國家發改委隨后印發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對標對表綱要,也對相關政策舉措進行了細化實化。

財政政策方面,財政部決定發行7500億元2022年特別國債,積極財政發力支持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年內第二次降準也于12月5日正式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

對于未來經濟走勢,業內普遍分析認為,年底經濟恢復有望加快。另外,從近段時間以來多家外資機構對明年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的展望來看,基建、制造業投資和消費成為最被看好的增長亮點。從資本存量看,我國人均基礎設施資本存量只有發達國家的20%至30%,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仍然很大,尤其在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民生領域公共服務設施等領域仍有巨大投資空間。

國家統計局提出,下階段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進一步推動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充分利用財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國家發改委也表示,將會同有關方面,聚焦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增強投資增長內生動力。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制,依法合規加強重大項目資金保障。

標簽: 金融工具 中國基建投資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