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2022年全國共審批12.3萬個項目環評文件 涉及投資約23.3萬億元


(資料圖)

北京1月17日訊(記者楊秀峰)今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在發布會上表示,全年生態環境部審批重大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煤炭保供、重大產業項目、海洋工程、核與輻射等項目環評共180個,涉及總投資超過1.9萬億元。對具備條件的2700多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建立臺賬、協調推進,確保如期完成。初步統計全國共審批12.3萬個項目環評文件,涉及投資約23.3萬億元,助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年來,生態環境部持續強化環評保障,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印發《關于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環評管理的通知》,發揮環評審批“三本臺賬”和綠色通道機制作用,在嚴守生態環保底線的基礎上,為重大投資項目提供從環評文件編制到環評審批的全過程保障。”劉志全說,“一年來,我們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落地應用,發揮源頭預防作用,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服務重大戰略實施,助推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和重大項目落地等方面作用,推動全國四萬多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和準入要求在市、縣落地應用,有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支撐參與宏觀綜合決策、優化營商環境。如各地通過數據公開、開發APP等形式,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供環境可行性的預先研判服務,大大節省了審批時間,服務項目精準快速落地,推進優化營商環境。”

與此同時,生態環境部持續推動排污許可制改革,推進制度銜接流程優化,減輕企業負擔。全國已將344.66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其中核發排污許可證35.91萬家,實現動態全覆蓋。推動與環境執法銜接,實施依證監管。推動與監測制度銜接,實現排污企業在許可平臺統一填報、統一公開手工監測信息,避免重復填報。簡化變更程序,5日內辦結率達到77%。實行排污許可“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全程網辦”,最大限度便利企業。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