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近五成樣本商超凈利潤增長!“回家過年”提振消費,復蘇提速

1月16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數讀《2022超市業態調查快報》(以下簡稱快報)。2023年1月,在對70家樣本企業的1.6萬余家門店(30億-100億規模企業占比30%,30億以下企業占比57.1%)進行調查后,中國連鎖協會得出以下結論:困難時刻已過,企業表現回暖;行業轉型深化,成效顯現;企業穩健發展,蓄勢待發。


(相關資料圖)

2022年44.3%樣本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

過去一年,雖然超市企業受到疫情和外部經濟的雙重影響,銷售表現不穩健,經營持續面臨壓力,但在2022年,44.3%的樣本企業銷售同比增長,比2021年高出15.2%;11.4%的企業銷售持平。不過,也有44.3%的企業銷售同比下降,比2021年減少22.8%。

快報顯示,2022年,超市企業可比門店銷售同比表現分化,其中社區超市正增長的企業占比52.3%,標準超市企業占比36.9%,大型超市占比27.5%。

2022年超市線上銷售快速增長,詳細來看,線上銷售同比正增長的企業占比82.9%,45.7%的樣本企業線上銷售同比增速超過20%,增速高于10%的企業比2021年增加9.4%。

與此同時,超市企業效益向好,快報顯示,2022年,44.3%的樣本企業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比2021年增加24%,凈利潤下降的企業占47.1%,比2021年減少25.1%。

此外,2022年超市來客數普遍下降,其中81.4%的樣本企業來客數同比下降,比2021年增加13.0%,僅10%的企業來客數上升,比2021年減少12.8%。

與此同時,樣本企業開店態度謹慎,超市業態新開門店621家,關閉門店873家,凈減少門店252家,41.4%的企業門店數增長,21.4%的企業門店數持平,37.1%的企業門店數減少。擴張型企業平均新增8個店比2021年減少4個店。

2023年工作重點:全渠道深入融合

隨著消費回暖,樣本企業針對2023年的發展戰略,穩中求進依然是主流預判。不同的是,2023年,更多的企業選擇在保持現有體量的基礎上改造升級設施設備,更少的企業選擇收縮戰略,體現出企業對未來預判趨向樂觀。

據了解,2023年超市同行的工作重點將圍繞全渠道深入融合開展,無論從響應率還是普及率維度,企業首選的重點工作都是線上線下(300959)業務深入融合,如庫存、價格指標考核等促使線上線下高效運營。然后是采購渠道優化,提升商品力和線上業務拓展,如增加產品、增加合作平臺、即時零售、直播、社群營銷等。

商超企業春節銷售預測穩步回升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采購專業委員會對全國59家商超企業開展了2023年春節銷售數據預測調查。調查顯示,對于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首個春節假期,大部分商超企業的銷售預期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回家過年”“家庭聚餐”“籌備年夜飯”等春節特色,將進一步促進消費市場復蘇。

調查顯示,預計民生基礎商品(米面糧油、調味、肉、蛋、奶、豆制品、蔬菜類等)的銷售將穩步上漲,方便食品、飲料、熟食等品類的銷售或將穩中有升,水果、水產類、冷凍食品、休閑食品等蘊含大幅上漲潛力。民生基礎商品上漲表現較為強烈,預計商超企業銷售將呈穩步回暖態勢。

大部分企業預計春節銷售高峰將持續一周及以上,預計持續兩周及以上的企業有18家,占比接近31%。

從水果類銷售同比預測情況看,大部分企業預期銷售增長。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將促使更多進口水果消費需求被釋放。調查顯示,有46家企業預測銷售上漲,其中11家企業預測漲超15%。

從冷凍食品銷售同比預測情況看,大部分企業預期銷售穩步增長且具有潛力。“返鄉”“家宴”等因素下,速凍料理類商品、預制菜品、火鍋涮貨等優化餐桌菜品品質的商品將受到青睞。數據顯示,54家企業預測銷售上漲,其中,16家預測銷售將漲超15%。

從肉、禽類銷售同比預測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預期銷售增長概率高。數據顯示,53家企業預測銷售上漲,其中10家企業預測漲超15%。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消費者格外期盼的新春家宴、親朋好友家中聚會的到來,將拉動重點食材的銷售,節日效應明顯。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認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零售終端——商超企業對于2023年春節期間消費市場的復蘇和回暖信心較足,備貨充足。同時,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已被點燃,消費升級將是大勢所趨。

標簽: 回家過年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