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工信部發布2022年工業成績單:拉動經濟增長1.1% 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6%

記者沈怡然2022年,工業經濟獲得了怎樣的進展,所涵蓋的新能源汽車、5G、工業互聯網、“雙碳”幾大熱門產業的進展如何?1月18日,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解答了這些問題。


(資料圖)

對于2022年工業經濟的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2022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工業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拉動0.8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7.7%,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田玉龍表示,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5.5%。

田玉龍表示,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工業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拉動0.8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27.7%,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汽車進展上,田玉龍表示,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的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

第二,在關鍵技術方面,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驅動電機的峰值功率密度超過4.8千瓦/公斤,最高轉速達到1.6萬轉/分鐘,這些指標表明中歐關鍵組件部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三,在品牌競爭力方面,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了79.9%,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第四,在配套設施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充電樁521萬個、換電站1973座,其中2022年新增充電樁259.3萬個、換電站675座,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明顯加快。

對于5G的進展,田玉龍表示,2022年新增5G基站88.7萬個,目前總數達到231.2萬個,總量占全球超過60%;5G用戶達5.61億戶,在移動電話用戶中占比1/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5G已在工業、醫療等多個行業領域發揮賦能效應,應用案例數超過5萬個。

在工業互聯網的進展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東西南北中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兩個災備節點全部上線,二級節點實現了31個省(區、市)全覆蓋,服務企業近24萬家,培育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余個,其中跨行業跨領域平臺達到28個。

2022年,“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圓滿收官。打造了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工業企業應用5G技術提供服務支撐;開拓了汽車、采礦等十余個重點行業建設了4000多個項目;工業5G融合產品日益豐富,模組價格較商用初期下降了80%。

在應用層面,國內制定推廣鋼鐵、電子等10余個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指南,還發布了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

對于雙碳的進展,陶青表示,工信部已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制定了工業領域碳達峰時間表和路線圖。

同時,工信部落實落細《“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出臺實施能效提升、水效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攬子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制定了《工業節能監察辦法》,組織對3572家重點企業開展節能監察,為124家重點企業、1187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診斷服務。

在綠色低碳典型標桿企業方面,工信部培育了99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282家行業規范條件企業、32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試點企業(園區)。

標簽: 經濟增長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