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匯聚金融活水 助力科技自立自強|世界球精選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代表委員認為,資本市場作為連接實體經濟、金融、科技的重要樞紐,需不斷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提升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功能,推動科技、產業和金融高水平循環。應大力發展科創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等,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

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

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是資本市場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縱觀海外創新型經濟體的發展史,背后往往有著強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支持。


【資料圖】

“我國資本市場經歷30多年發展,初步形成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說。

從設立科創板、改革創業板,到合并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再到設立北交所,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試點注冊制以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2022年年末,注冊制下上市公司合計達1075家,首發融資1.2萬億元,均占到試點注冊制以來全市場的一半以上;在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已超過2500家,占比逾五成,較2019年年初增加1000多家。

“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后,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將進一步提升,對科創資產的價格發現能力將進一步提高,也將進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多元體系,引導更多中長期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領域。”楊成長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建議,以全面實行注冊制為引領,進行資本市場邏輯重構,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改變依靠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間接融資格局,釋放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潛能。

促進科技資本產業循環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量身定制的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創新制度,為科技創新企業成長提供肥沃土壤,匯聚起一批涉及各產業鏈環節、多應用場景的創新企業,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更進一步。

科創板、創業板的科技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形成,北交所也已探索形成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安排,資本“活水”加速流入科技創新領域。

“在資本市場助力科技創新過程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為新興科技提供融資支持,助力科創企業發展壯大,為資本帶來合理回報,并形成產業鏈,進而帶動上下游繼續深化創新,從而實現科技、資本和產業的良性循環。”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

楊成長認為,科技成果要實現產業轉化,必須以金融為紐帶,推進更多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實現科技產業鏈的現代化,助力科技、資本和產業良性循環。

發展科創基金

“科創基金是聚焦科技創新主題的投資基金,也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建議大力發展科創基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表示,為推動科創基金在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更大作用,應針對性地解決科創基金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

她建議,推動明確科創基金認定標準;鼓勵地方政府設立科創母基金,推動設置完善的政府引導基金績效評價體系;推動商業銀行理財資金通過接續發行方式長期配置科創基金;推動“長線”資金增加對科創基金的配置比重等。

政府引導基金作為支持我國創投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推動了我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張懿宸建議,鼓勵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將已退出的部分資金循環再投資,這將更加有利于我國創投行業平穩發展,最終實現對中小型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

為破解科技和經濟“兩張皮”難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建議,啟動升級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讓中小企業家們像科學家一樣自由申請競爭性的研發經費,提升企業從事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