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投資“引擎”轟鳴

4.3%、4.5%、8.7%、8.4%,今年前兩個月,長三角三省一市投資“引擎”轟鳴。


(相關資料圖)

投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今年1月至2月,滬蘇浙皖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均實現穩步增長,企業信心明顯提振,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數據顯示,1-2月,上海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4.3%。三大投資領域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比去年同期下降9.0%、工業投資增長6.7%、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0%。

“2023年開年,上海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舉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北新區研究院執行院長、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對《》記者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上海抓緊謀劃推出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措施,強化政策協同、接力和創新,持續鞏固了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

蘇浙皖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數據顯示,1-2月,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4.5%,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回升態勢,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0.7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7.6%。浙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7%,高于全國的5.5%,在主要經濟指標中,投資增速最快,提振了全年經濟發展的信心。安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由去年同期低于全國1.4個百分點,轉為高于全國2.9個百分點。

“今年,浙江制定的投資目標增速是6%左右,略高于GDP增速。而在1-2月的經濟運行數據中,投資是該省為數不多的高增長數據。”丁宏說,“開年后,浙江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作為政府穩投資的保留項目從未停止。2月底,浙江又舉行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26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08億元,2023年度計劃投資1390億元。”

“安徽的投資也持續發力,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成效顯著。”丁宏進一步指出,“企穩回升、快于全國,是安徽前兩月經濟運行的顯著特點。比如,在制造業投資領域,19個行業投資實現增長。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汽車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3倍、54.2%。”

推進產業補鏈延鏈強鏈

今年前兩個月,長三角投資開了個好頭,如何繼續保持?

“長三角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向好,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的拉動作用,隨著穩增長和接續政策持續落地,有望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丁宏建議,未來“穩投資”,要在制度型開放上成為先行示范。

“長三角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優化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國內外高端要素集聚,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丁宏指出,同時,要在推動經濟合理增長上勇挑大梁,1-2月份全國經濟發展數據并不樂觀,長三角作為沿海發達省份,要率先推動經濟回復正常軌道,加快推進“六穩”“六保”,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擔負起中國式現代化長三角新實踐的重大使命。

丁宏強調,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的需求,尤其以特高壓、城市軌道、大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基建”,正成為長三角固定資產投資的熱點,“疫情促進我們要更加重視產業鏈韌性,推進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還有很多短板需要彌補。未來要搶占制高點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都是技術密集型、投資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前期資本投入”。

“此外,應在穩定經濟發展信心上作出表率。民營經濟是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力量,要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穩投資、保就業、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丁宏進一步表示。

優化營商吸引外資

商務部將2023年定為“投資中國年”,更大力度吸引外資是促進投資增長的重要一環。這方面,長三角三省一市正持續發力。

例如,上海將出臺新一輪促投資活動,持續優化投資環境,聚焦浦東引領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五個新城、南北轉型等重點區域,充分利用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

據悉,4月初,上海將舉行“2023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屆時將發布新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優質生物醫藥標準廠房、重點孵化器等新載體,推進一批“3+6+4+5”領域重大產業項目簽約落地,吸引匯聚一批頂尖科學家和產業頂級人才來滬。

同時,為營造外商投資的良好環境,上海市商務委牽頭起草了《上海市外商投資促進工作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方案》將推動重點開放領域外資新項目落地,推進一批首創性項目,力爭每年實到外資穩步增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年均新增60家和25家。

“對華投資,將會是瓦克發展規劃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瓦克集團董事會董事安吉拉·沃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瓦克的一個非常重要、體量巨大的市場,未來將持續加強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目前,瓦克在南京投資了聚合物反應器以及干燥器項目;在張家港,將擴充張家港有機硅乳液和硅油的產能。此外,將進一步深化與山東硅科的合作投資項目。”安吉拉·沃勒介紹,“目前公司在中國的投資,一類是立足于現有的生產基地,對產能進行擴充;另一類是通過股權收購的方式進行投資,如去年瓦克收購山東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60%的股份,希望能夠在中國進一步投資,盡量擴大我們的產品組合。”

在蘇浙皖,外資也持續加碼。例如,歐萊雅中國高檔化妝品智能運營中心近日宣布落戶江蘇南通。該智能運營中心擬于2024年開始破土動工,于2025年投入運營,計劃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將配備世界領先的物流和機器人技術。

“在智能運營中心的助力下,我們將在中國進一步深化滬蘇通核心三角一體化的智能運營布局。”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對《》記者表示,此舉不僅將為中國市場提供堅實后盾,更有望為北亞“美妝黃金三角洲”的運營發展樹立標桿。

“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消費復蘇注入源源動力。”費博瑞說,“歐萊雅創新、可持續的運營中心與中國大力推動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愿景不謀而合,我們會一如既往堅定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致力于為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