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142家中企闖入世界500強:新能源車企“上位”,互聯網軍團“添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瑋 實習生蘇珊穎 廣州報道 8月2日,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正式發布。排行榜數據顯示,此次全球上榜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41萬億美元,同比上漲8.4%,進入排行榜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也從286億美元躍升至309億美元。但是,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所有上榜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同比減少6.5%,約為2.9萬億美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此次共有142家公司進入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榜企業數量較2022年(145家)有所減少,但世界500強企業總量仍然位居各國之首。

聚焦行業分布,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及21數據新聞實驗室梳理排行榜數據發現,能源礦產(18家)、金屬產品(17家)、工程建筑(13家)等傳統賽道“巨頭”的優勢仍然相對突出,但在以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服務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領域,新的產業巨擘也正加速“上位”。

從頭部企業區域集聚情況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的企業分布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集納大批央企,上榜企業總量達到55家,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城市群上榜企業總量則分別達到25家。

新能源車企“上位”

排行榜數據顯示,坐擁142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2023年大公司數量繼續位居各國之首。

而在這場世界500強企業角逐之中,來自哪些行業的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多優勢?排行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上榜企業主要集中在能源礦產(18家)、金屬產品(17家)、信息技術(15家)以及工程建筑(13家)等行業,這些行業上榜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均超兩位數。

對比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可以發現,以金屬產品業(2022年19家上榜),工程建筑業(同上,12家),采礦、原油生產業(9家),以及能源業(8家)為代表的重工業行業仍然是近年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主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不斷實現創新與突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上以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服務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也正加速“上位”。

其中,比亞迪(002594)和寧德時代(300750)兩家來自新能源賽道的“新星”,成為全球經濟下行、500強企業利潤普遍收縮下實現逆勢上漲的兩匹“黑馬”。

排行榜數據顯示,2022年度,比亞迪憑借其新能源技術優勢,拉動銷售收入達到630億美元,從2021年度排行榜第436位躍升到2022年的第212位,成為排名提升最多的中國公司。寧德時代則以其488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達到第292位。

近日,比亞迪公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5-117億元,同比增長192%-225%。而7月比亞迪的海外銷售增速也尤其亮眼,共銷售新能源乘用車合計1816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51.29%,1-7月比亞迪在海外市場已累計銷售92458輛新能源乘用車。

從中國此次上榜的汽車企業看,新能源業務也成為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共有9家中國汽車企業,躋身全球最大汽車企業行列。其中,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600006)集團有限公司等均已先后入局,加速孵化廣汽埃安、東風嵐圖等新能源汽車品牌。

“今年3月開始,廣汽埃安銷量狂飆,銷售額已連續三個月突破4萬輛。而高速發展源自對技術創新的執著?!睆V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負責人徐德思表示,近兩年廣汽埃安研發費用投入已超45億元,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快自研產業化量產,構筑自主可控產業鏈體系。

除新能源汽車外,此次中國互聯網服務和零售業上榜企業也增至4家,在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巨頭”之外,美團憑借326.9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總額首次闖入世界前500強。排行榜數據顯示,此次全球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共有8家,中美各占半壁江山。

民營經濟成關鍵抓手

從城市群分布上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的企業分布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集納大批央企,上榜企業總量達到55家,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大城市群上榜企業總量則分別達到25家,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上榜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近5成。

在此次新上榜的7家中國公司中,有3家新晉世界500強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分別是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立訊精密(002475)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廣東制造業領域代表性企業,廣州工控總經理景廣軍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廣州工控的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創新驅動型工業投資集團,近年通過加強資本鏈、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推動營業收入從2019年底的708億元增長到2022年底的1107.83億元,工業總產值從2019年底的463億元增長到2022年底的1071.64億元,成功躋身千億級企業行列。

具體來看,目前廣州工控將資本鏈轉化為產業鏈,成功并購具有核心技術、在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山河智能(002097)、金明精機(300281)、鼎漢技術(300011)等企業,牽頭組建廣州大灣區軌道交通產業投資集團,并聯合廣汽和廣州產投出資33億元共同投資國內動力電池軟包龍頭孚能科技,初步完成新興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的產業發展戰略布局。

排行榜數據顯示,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凈利潤總和同比減少6.5%,約為2.9萬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整體利潤下降。

《財富》分析認為,貿易、疫情和地緣沖突三大事件改變了全球經濟,全球產業鏈開始了全面重構。外部的經濟、政治、地緣沖突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經濟以及中國企業的發展,并直接影響到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

多位專家分析認為,民營經濟將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抓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表示,從長期來看,國家經濟要回到潛在增長率,短期靠消費,長期靠創新,但是貫穿始終的一個重要抓手是民營經濟。

近期,中央層面也已陸續出臺《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對此,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經濟學家葉丙南建議,未來全國各地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激活民間投資活力,一是要通過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持續擴大市場容量,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在供給側方面,為民營經濟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包括公平競爭的市場氛圍和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等。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