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制造業信貸 投放強勁 夯實科技創新動能

◎陳佳怡

高技術制造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22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5.5%和31.8%,合計近五成。

高技術制造業活力迸發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活水”支持。截至6月末,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41.5%。展望未來,制造業將進一步獲得金融政策支持,夯實發展動能。


(資料圖片)

政策助力 制造業投資活躍

今年以來,我國制造業投資表現亮眼。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1.8%、13.9%。高技術制造業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6.8%、14.2%。

兩位數增速的背后,是系列政策的持續加力。今年以來,多地出臺相關政策,激活制造業發展動能。

廣東印發的《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廣東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以上,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6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3%,工業投資年均同比新增超1000億元,培育形成10個以上產值超萬億元戰略性產業集群,超10家制造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上海出臺的《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每年實施攻關項目100個以上。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載體,布局一批國家級和市級創新平臺。

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

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發展的核心是創新,這意味著企業前期重金投入不可或缺。這類企業資金需求呈現信貸需求大、用款周期長的特征,需要中長期信貸支持。

上海鑫藍海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鑫藍海”)是一家提供專業化智能特冶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2021年,鑫藍海完成A輪股權融資,上海農商銀行為其設計了2000萬元的金融服務方案,采用3年期“中期流貸+認股期權”。

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是各地中長期貸款投放重點。例如,今年以來廣東制造業貸款規模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6月末貸款余額達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7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1.6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上海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3.6%。

具體到單家銀行,制造業信貸投放同樣強勁。例如,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制造業貸款增長36%;截至6月末,國家開發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1.1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占比約90%。

制造業有望進一步獲得金融政策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力推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常態化、機制化,進一步積極謀劃實招、硬招、高招,扎實推動金融支持制造業發展提質增效。

“加大對高技術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投放,有助于滿足高技術制造業融資需求,使融資期限更加契合企業實際需求,更好地支持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發展。”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應進一步創新中長期信貸產品,優化制造業企業債務期限結構。

破解融資難 重造授信評估體系

由于前期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高技術制造業企業財務指標容易“亮紅燈”,較難獲得銀行融資。

上海康達卡勒幅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康達卡勒幅”)是一家專注于核磁共振、CT、超聲等醫用設備研發制造的“專精特新”企業。由于醫療器械制造行業前期投入巨大,企業財務數據難以達到銀行傳統信貸的標準,公司自成立以來僅在基本戶開戶行獲得100萬元貸款,“融資難”成了公司的一樁“心事”。

解決這類企業的“心事”,需要銀行突破傳統授信評估中對財務“三張表”和現金流的依賴,重建授信評估體系,敢貸愿貸。根據上海康達卡勒幅的人才、專利、未來預期等情況,建設銀行上海大場支行結合企業資金需求,提供了3年期500萬元貸款。

據悉,近年來多家銀行突破傳統授信思路,開展科技金融試點、量身打造信貸評估體系,加碼支持創新型企業。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銀行業要對產業進行深入、細致、全面的研究,對企業產業鏈及產業技術發展方向有更深入的了解;運用科技手段,創新與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構建一攬子服務體系,輻射企業上下游,服務“鏈式”發展。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