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觀察:加快培育內需體系 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吳叢司郝菁)啟動首批15個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建設,推動川藏鐵路、京滬高速改擴建、平陸運河、長沙黃花機場(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建設……交通運輸系統在加快培育內需體系、積極擴大交通有效投資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記者近日從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7萬億元,同比增長6.3%。業內專家指出,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明顯高于去年全年4.1%的增速水平,維持了高位運行。主骨架路線方案的落地將進一步帶動交通設施投資,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提供了有力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路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交通運輸部進一步加快設計審查審批工作,加強重點公路建設協調調度,一批公路重大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苯煌ㄟ\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表示。

數據顯示,1-9月,全國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項目299個,建設總里程9645公里,項目總投資8826億元。

據顧志峰介紹,國內距離最長、斷面最大、運行速度最高的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江蘇省海太過江通道,滬昆高速江西省昌傅至金魚石段改擴建工程,京昆高速漢中至廣元段擴容工程,都勻至香格里拉高速西昌至香格里拉段,云南省勐海至打洛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健認為,今年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努力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取得了明顯成效。

水運投資保持良好增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完成水路建設投資1123.5億元,同比增長6.4%。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員邢虎松表示,我國水運投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增加就業崗位、穩定經濟大盤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水運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形成了“開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儲備一批”的良好態勢。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水運所運輸經濟室主任劉長儉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水運建設在推進通道建設、提升樞紐能級、完善網絡布局、發展多式聯運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成效。

具體來看,水運通道項目加快建設,如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長江上游朝天門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等有序推進。沿海港口碼頭項目陸續開工、建成,如舟山液化天然氣碼頭、南通港通州灣港區通用碼頭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建成。

“6軸7廊8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舒馳表示,截至目前,我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6萬公里左右;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8萬公里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為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綜合交通通道規劃建設進入了新階段。一是主骨架將高效連接主要城市群和經濟增長極,為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土空間開發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二是主骨架將率先落實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質量效益、一體化融合、創新驅動”三大轉變任務,促進我國綜合交通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三是主骨架將實現優化布局、統籌融合、綠色智慧安全發展,在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

“有些水運項目,是綜合立體網中的短板,比如意見提出加快打通長三角、珠三角和支流高等級航道瓶頸節點。”劉長儉表示,意見的出臺能夠有效補齊短板,發揮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綜合效率和組合優勢,更好提高交通投資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標簽: 有效投資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