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時快訊】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防風險仍是主要任務
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資料圖片)
2023年,為企業紓困、防范風險,成了各地的重點任務。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隨后,財政部公開了幾份對2022年政協委員提案回復的函,其中就有兩則涉及到隱性債務風險防范化解。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也表示,要嚴格財政收支規范管理,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明年將大力加強財會監督,健全財會監督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突出監督重點,加強與各類監督貫通協調,不斷提升監督效能,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必斦块L劉昆指出。
而在地方,近期各省市經濟工作會議也相繼召開,其中,四川、湖南、安徽、江蘇、陜西、重慶等17個省市圍繞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做出了工作部署。
“防范化解風險就是稀釋分子、做大分母,因此,只有堅持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在解決發展問題的基礎上,化解重要風險點,才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對《》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防范化解風險的一個有力依托在于保持經濟合理增速,2023年我國經濟整體好轉有很好的條件和基礎。因此,要釋放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的信號,為筑牢風險“防火墻”奠定堅實基礎。
防風險仍是主要任務
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形勢仍壓力重重。對此,在全力保增長的同時,防風險至關重要。
銀保監會對此指出,前瞻應對信貸資產質量劣變風險,鼓勵銀行機構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推動中小銀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試點落地。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而在地方隱性風險方面,財政部已經開展多年強化隱性債務監管,效果顯著。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中央強化隱性債務監管,在遏制隱性債務增長的同時,也積極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經過5年的強監管,當前,隱性債務增長勢頭初步得到遏制,財政第一大省廣東在去年率先實現全域隱性債務清零,北京、上海也被納入全域無隱性債務試點。存量隱性債務也已經化解三分之一以上,隱性債務風險穩步緩釋,總體可控。
不過,對于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在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隱性債務化解仍面臨挑戰。對此,財政部表示,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建立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依法實現債務人、債權人合理分擔風險。
這也是近年來財政部的一貫口徑。據了解,隱性債務主要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舉借,不分金融機構違規大肆放貸,等待政府兜底,對此,中央多次強調,地方政府舉借債務堅持中央不救助、堅持誰舉債誰負責,要打破政府兜底幻覺,對失去清償能力的要依法實施破產重整或清算,促進地方理性舉債。
此次,財政部在對政協委員的答復函中也表示,要嚴堵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后門”,著力加強風險源頭管控,硬化預算約束,要求嚴格地方建設項目審核,管控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強化地方國有企事業單位債務融資管控,嚴禁違規為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決不允許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財政部的分類,融資平臺公司分成幾類。對承擔政府融資和公益性項目建設運營職能的融資平臺公司,推動各地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整合歸并同類業務,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轉型為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城市運營等領域市場化運作的國有企業;對只承擔政府融資任務且主要依靠財政資金償還債務的“空殼類”融資平臺公司,要求各地一律按法定程序撤銷;對承擔一定政府融資職能的其他國有企業,取消其政府融資職能。
按照這種劃分,財政部要求,規范融資平臺公司融資管理,嚴禁新設融資平臺公司。規范融資平臺公司融資信息披露,嚴禁與地方政府信用掛鉤。分類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剝離政府融資職能,妥善處理債務和資產。防止地方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平臺化”。
紓解企業困難行在路上
不只是防風險。
按照財政部工作安排,下一步,還將完善稅費支持政策,根據實際情況,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
銀保監會也將扶植實體經濟當成2023年工作重點。
按照計劃,金融政策要更主動地配合財政政策和社會政策,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引導金融資源更多向中高端制造業集聚,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持續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和保險資金投資。加強對現代化基礎設施和流通體系建設的金融支持,促進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財政上,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有保有壓,積極支持科技攻關、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基本民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斷提高支出效率。 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健全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同時,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組合財政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財力保障。
按照會議要求,明年政府將繼續過緊日子,壓縮一般性支出,從而騰出更多資金用于民生等重大項目建設。同時,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將會繼續加強,真正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必問責”。
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這和2022年的“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更可持續”有所區別,更接近2020年“更加積極有為”。
“建議明年進一步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為核心,以積極的總量宏觀政策對沖下行因素,財政赤字率設定3%,貨幣政策穩健偏寬松,提供系統性的破解房地產和中小企業困境的方案,將中國經濟加速引入新發展格局。明年的宏觀政策在總體上不能以應急作為主基調,而應該以未來的持續復蘇、持續穩健增長作為核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澤表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寧夏林草局全面實現全程網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展濕地健康水生態調研并召開討論會
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 2022廣東候鳥護飛行動正式啟動
排行
精彩推送
- 【天天時快訊】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 微資訊!李家超:首日通關運作暢順,將視情況研究取消限額
- 重點聚焦!重要調整!五部門發布
- 環球通訊!重要調整!五部門發布
- 報道:穩經濟 促發展 強信心:全力以赴端牢端穩中國飯碗
- 全球今日報丨穩經濟 促發展 強信心:全力以赴端牢端穩中國飯碗
- 當前消息!多地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 “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
- 當前關注:多地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 “熟悉的煙火氣回來了”...
- 新冠患者住院、門急診治療費用誰負擔?四部門:個人負擔部分...
- 新冠患者住院、門急診治療費用誰負擔?四部門:個人負擔部分...
- 環球簡訊:消息稱馬云多年前就考慮降低對螞蟻集團的投票權
- 快訊:上市公司真金白銀回購提振信心
-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3年第一次出手“打鐵”
- 世界通訊!上市公司真金白銀回購提振信心
- 最高法等五部門就涉疫刑事案件辦理出臺新指導意見
- 全球簡訊:國家發展改革委2023年第一次出手“打鐵”
- 消息稱馬云多年前就考慮降低對螞蟻集團的投票權
- 最高法等五部門就涉疫刑事案件辦理出臺新指導意見
- 環球滾動:契合融資實際 適應信貸業務新需求 銀保監會修訂四...
- 契合融資實際 適應信貸業務新需求 銀保監會修訂四大信貸管理制度
- 天天最新:銀保監會就“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征求意見 關于貸...
- 環球熱點!提升空間規劃編制水平 高標準建設科創走廊
- 熱點在線丨提升空間規劃編制水平 高標準建設科創走廊
- 世界觀速訊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并帶動有效投資
- 今年創新層進層工作擬實施6次
- 去年前11月 中國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5.6%
- 通過減免稅延緩還款等降低企業壓力
- 焦點熱訊:通過減免稅延緩還款等降低企業壓力
- 今日訊!去年前11月 中國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5.6%
- 商務部: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2022年前11個月我國...
- 全球今亮點!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并帶動有效投資
- 全球熱訊:銀保監會“三個辦法一個規定”來了
- 銀保監會“三個辦法一個規定”來了
- 天天熱議:應急管理部:2022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同比下降27%
- 全球看熱訊:國資委最新發聲!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要成為“重...
- 銀保監會就《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征求意見:主要六方面修訂,...
- 世界最新:貸款大消息!銀保監會:擬規定個人消費貸期限不得...
- 最資訊丨貸款大消息!銀保監會:擬規定個人消費貸期限不得超5...
- 全球今頭條!【新華解讀】規范信貸管理、護航實體發展 銀保...
- 天天觀天下!銀保監會:流動資金貸款期限不得超過3年,固定資...
- 應急管理部:2022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同比下降27%
- 國資委:未來央企新能源業務將逐步向新能源主業企業和優勢企...
- 奧斯汀科技集團攜自有品牌產品亮相2023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
- 世界速看:銀保監會就《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征求意見:主要六...
- 每日看點!2022年外灘綠色金融報告發布,五方面建言金融支持...
- 世界速讀:國產車,憑什么賣100萬?
- 國資委:未來央企新能源業務將逐步向新能源主業企業和優勢企...
- 觀點:商務部:元旦假期消費市場有序恢復 國內消費需求將逐...
- 環球熱訊:全國股轉公司2023年擬實施6次創新層進層工作
- 速讀:全國股轉公司2023年擬實施6次創新層進層工作
- 天天觀焦點:銀保監會就“三個辦法一個規定”公開征求意見 ...
- 全國股轉公司:2023年擬實施6次創新層進層實施工作
- 銀鷺創始人重新掌權,但八寶粥已不再流行
- 天天短訊!2022年1-11月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
- 銀保監會:擬規定小微企業辦理流動資金貸款可簡化或不再進行...
- 世界視點!公共論壇為世貿組織帶來新氣象
- 2022年1-11月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
- AI技術助力“陽康”,騰訊又開放一家庭防疫服務程序
- 【天天快播報】一個月賺回三年虧損,旅游業即將迎來曙光?
- 全國股轉公司:2023年擬實施6次創新層進層實施工作
- 當前資訊!公安部:全國公安機關已建成執法辦案管理中心3049個
- 公共論壇為世貿組織帶來新氣象
- 天天觀察:商務部:2022年1-11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同...
- 國際ESG政策法規及最佳實踐網絡峰會將于1月13日舉行
- 國資委:要加大對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 全球短訊!國資委:2023年將持續強化中央企業金融業務監管
- 【全球快播報】國資委:推動國有企業中長期激勵擴面提質
- 當前快訊: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國資委定調央企20...
- 今日看點: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國資委定調央企2...
- 今日熱聞!強鏈保供守好經濟生命線
- 最新消息:反對部分國家針對中國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 熱消息:國資委圈定央企2023年發展重點 新一輪改革將啟
- 國資委圈定央企2023年發展重點 新一輪改革將啟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通報6起“四風”問題典型案例
- 全球今亮點!加快促進服務消費回暖
- 每日看點!加快促進服務消費回暖
- 反對部分國家針對中國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 環球今熱點:國資委:2023年確保央企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
- 最新快訊!17省份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房地產工作,促消費、防風險...
- 【世界快播報】17省份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房地產工作,促消費、...
- 全球快報:外交部: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態度及時分享疫情信息...
- 今亮點!外交部: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態度及時分享疫情信息...
- 天天新動態:中央企業2023年經營工作錨定“一增一穩四提升”
- 中央企業2023年經營工作錨定“一增一穩四提升”
- 均超5.5%!這些萬億之城定下23年的GDP增速目標
- 世界即時看!前瞻IPO頭條:派格生物科創板IPO終止后重啟上市...
- 天天視點!暴增17倍!天府可樂破產傳聞引發消費者野性消費
- 熱議:蘋果市值一夜蒸發約5345億元 ,蘋果地位不保?
- 全球熱文:新抗體發明!針對XBB、BF.7新冠病毒變異株保持活性
- 世界通訊!必看!這些新年政策或將影響你的“錢袋子”
- 環球信息:游戲版號年底突然扎堆發放,概念股燃爆,春天將至?
- 精選!暴增100萬輛,中國汽車將延續出海熱潮
- 自然資源部:適當增加今年土地計劃指標
- 2022年12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升至48
- 天天看熱訊: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 《會計人員繼續...
- 今日熱文:2022年各類市場主體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盤活存量資...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專業科目...
- 每日熱議!市場監管總局對中國中免等10家免稅企業開展行政指導
- 當前快訊:自然資源部:適當增加今年土地計劃指標
- 雷軍稱小米未來“新一輪爆發”,小米春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