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三季度風險管理公司凈利潤1.39億元


(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張田苗)中期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收入211.25億元,環比小幅下降;凈利潤0.46億元,環比下降0.48億元。據記者統計,今年第三季度,風險管理公司業務收入共計約645.35億元,凈利潤共計1.39億元。

據了解,三季度以來,因多地疫情出現反復,產業生產經營恢復和供應鏈順暢程度不均衡,風險管理公司多數業務圍繞服務產業開展,因此相關業務開展難度加大。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共有97家期貨公司在協會備案設立100家風險管理公司,其中有99家風險管理公司備案試點業務。全行業總資產為1463.82億元,環比增長53.35億元;凈資產387.03億元,環比增加1.69億元;注冊資本405.77億元,環比增加5.01億元。

具體看各項業務數據,做市業務中,9月期貨做市交易成交額為20672.1億元,環比下降7.27%,同比增長20.38%;成交量3931.12萬手,環比下降4.19%,同比增長34.12%。9月場內期權做市交易額148.69億元,環比下降1.64%,同比下降5.54%;成交量1398.18萬手,環比增長9.1%,同比增長22.86%。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做市業務雖然短期受疫情的直接影響較小,但今年國內外商品期貨市場波動加劇,做市商面臨的困難和風險增加。同期,為引導國內做市機構增強業務能力、促進行業的長期發展,國內交易所調整了做市減收費用,部分做市機構營收短期受到一定影響。做市業務盈利難度提升,風險管理公司做市業務情況也逐漸拉開差距。

場外衍生品業務方面,今年截至9月底,商品類、個股類、股指類、交易所基金和其他類別的累計成交名義本金分別為10863.19億元、1733.37億元、1513.94億元、52.62億元和148.91億元。以合約類型統計,截至9月底,場外期權、遠期、互換累計成交名義本金分別為9606.73億元、1323.42億元、3381.86億元。

記者采訪的多位風險管理公司人士均表示,三季度場外衍生品業務相對穩定。“但下半年以來,市場整體波動率下降的情況并未改變,產業主體業務規模擴張也有限,場外業務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上海某風險管理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基差貿易方面,9月份,基差貿易現貨采購額為235.01億元,環比下降32.62%,同比上升2.31%;銷售額為230.24億元,環比下降35.88%,同比下降7.43%。貿易額占比位居前三的分別是能源化工、有色金屬和農產品板塊,貿易額分別為166.55億元、91.26億元和77.72億元,分別占比35.80%、19.62%和16.71%。此外,含權貿易方面,9月份現貨貿易總額為4.49億元,環比下降16.18%。當月結算含權貿易合同嵌套期權名義本金10.6億元,環比下降72.43%.

倉單業務中,9月份,倉單約定回購新增金額為25.36億元,環比上升130.67%,同比下降34%。相關業務購銷金額占比前三的依次為有色金屬、農產品、能源化工板塊,購銷總額依次為20.70億元、2.34億元、2.06億元,占比分別為81.61%、9.23%、8.11%。

期貨交易方面,9月份風險管理公司商品和金融板塊成交量合計為4671.08萬手,成交額25273.61億元。其中,9月累計成交額排名前三的品種為黃金、PTA、原油,累計成交額分別為14395.10億元、12161.33億元和10137.90億元。

標簽: 風險管理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