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每日時訊!加快財政支出進度 盡早發揮資金和政策效益

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讓人松了一口氣。從主要指標看,國民經濟運行呈現恢復勢頭。在看到積極一面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全力推動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仍是當前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表示,各級財政部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為支持穩住經濟大盤,財政部門要從八方面發力,其中包括加快財政支出進度。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穩住經濟大盤,財政政策是“壓艙石”,需要精準發力、提質增效,用好已安排資金和已出臺政策,使其盡早、最大化產生效益。作為政府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加快財政支出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


【資料圖】

強化預算執行管理

劉昆強調,中央財政要推動有關轉移支付盡快下達,各地要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把支出進度提上來。要加緊推進已納入年度計劃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設,用好已下達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今年以來,各地財政部門紛紛出臺措施,加快財政支出進度。

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照紅介紹,安徽省財政廳近日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的通知》,提出做好執行準備、加快資金撥付等9條管理要求,督促市縣和部門加快支出進度,確保盡早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建立限時執行機制。實行限時撥付、限時辦結,分別對省級年初采購項目、省級涉企資金、轉移支付資金限定下達時間,擰緊預算執行的時間發條;省級收到直達資金后30日內下達,確保資金迅速惠企利民。

——強化定期通報提醒。對排名靠后且低于序時進度的省直部門和市縣,要求5個工作日內提交工作改進方案,確保整改到位。2022年起,省財政廳按季向省政府報告省級預算執行情況,并將市縣預算執行情況抄送市、縣(區)政府。

——完善預算源頭管控。積極運用零基預算理念,編實、編準、編早、編嚴預算,確保預算一經批復即可執行,避免“錢等項目”。完善預算執行和預算編制、轉移支付分配掛鉤機制,對省直部門原則上按不高于近兩年實際執行平均數安排,對市縣將預算執行系數作為轉移支付分配因素,壓緊壓實預算執行主體責任,增強其預算執行管理的主動性。

1—6月,安徽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4488億元,同比增加449億元,增長11.1%,支出增速位居全國第八、長三角地區第二、中部地區第一,交通運輸、科學技術、住房保障、農林水、節能環保等重點支出增幅均超過15%以上。

廣東省財政廳采取多項措施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統籌用好預算資金、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重點保障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支持企業穩崗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實。特別是將中央和省下達的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專項資金,第一時間分配撥付到位,確保資金直接惠及市場主體。

同時,廣東對已出臺的支出政策舉措靠前安排、加快撥付到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對已明確的支出舉措提前做好資金下達及撥付準備,實現措施到位資金到位,推動財政支出提質增效;嚴格執行每月定期分析機制,各地建立抓支出工作專班,形成每月大額支出項目儲備及定期備案機制,并對支出執行加強動態監測。此外,加快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重點領域支出進度,優先支持在建項目和具備施工條件的新獲批項目,盡早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拉動經濟增長。

隨著一系列支出措施的落地,今年1—5月,廣東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7579.6億元、增長7.4%。其中,科學技術支出完成454.3億元、增長62.8%,衛生健康、農林水、住房保障、節能環保等民生類支出實現了超過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對于穩住經濟大盤,白景明分析稱,要把已經安排的投資用好用實,除了數額較大的專項債資金,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也涉及到投資性支出,要盡快將這些資金投入到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爸С鲞M度越快,邊際效應越高,拉動經濟的效果越明顯?!彼f。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加快支出進度、推動專項債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有多方面作用:一是促進穩投資,進而穩定經濟增長。1—5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8.2%,增速較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高出2個百分點,為穩定投資發揮了較大作用。二是基建投資的快速推進,能夠穩定部分就業尤其是農民工就業。三是基建投資加快,有利于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

中建政研集團政府投融資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快支出進度、推進已納入年度計劃安排的重大工程建設,是通過穩投資實現穩經濟的關鍵舉措之一?!澳壳埃珖鄠€地區的2022年新增專項債已發行完畢。用好已下達的專項債券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精準發力,可加快推動實施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王彬說。

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

劉昆強調,要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對結余資金和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按規定收回統籌使用,對不足兩年的結轉資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資金,收回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支持的領域。

在實踐中,一些地方財政部門加強創新,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積極釋放源頭活水,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今年年初就印發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對超出時限未分配資金的清理收回力度,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加強存量資金清理。省市縣同步開展盤活,將動態跟蹤和定期清理相結合,執行中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對不具備實施條件、進展緩慢以及預計難以支出的項目,嚴格收回統籌;每年分3次集中清理存量,7月重點清理未分配下達的涉企資金,10月重點清理未按時下達的轉移支付以及未發布公告的政府采購項目資金,12月底除部門申報并提供依據的科研資金和需跨年支付的采購資金外,原則上全部清理收回。

——強化機制管控。建立存量資金考核機制,從存量資金規模和消化進度兩方面對市縣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省政府督查激勵依據,倒逼各地重視和加強盤活存量資金工作。同時,將審計建議轉化為盤活舉措,做到審計監督到哪里、財政跟進到哪里。

——推動舊資產新利用。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低效閑置資產清查處理工作,將符合條件的資產納入公物倉管理,充分發揮公物倉盤活閑置資產的作用。出臺省級政府公物倉管理暫行辦法,推動國有資產統籌整合和共享共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自2021年11月試點開展以來,省級政府公物倉平臺已累計入倉資產2396件,完成調劑使用1824件,實現跨層級、大批量調配公物資產,促進資產利用。

——加大資金統籌力度。近年來,安徽省陸續將19項政府性基金收支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對結轉資金超過當年收入30%部分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比例逐步提高到目前的30%。對目標和內容相近的財政資金原則上要求由一個主管部門牽頭管理;對跨級次、跨區域的重大戰略任務的資金支持,根據支出責任實行省、市、縣分級共擔,發揮資金合力,切實提高資金配置使用效益。

浙江省財政廳建立健全結轉結余資金按季清理收回機制,及時清理甄別執行進度較慢的項目支出,對年度執行中確實無需使用的資金,按規定調整用于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疫情防控等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

羅志恒表示,長期以來,囿于資金性質、部分地方預算安排不合理、項目前期論證不充分等因素,財政存量資金剩余與資金不足并存問題時有出現,影響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發揮。在財政收支緊平衡的背景下,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讓閑置資金迅速“活”起來,一方面,可減少資金沉淀,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適當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另一方面,可增加政府支出,將資金用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王彬表示,在實踐中,有些項目由于種種原因確實難以繼續執行,如果依舊執行,很容易造成資金浪費和閑置。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將資金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支持領域,可有效擴大新增投資,實現保民生、穩增長、促消費等目標。

確保財政資金用得又快又好

劉昆強調,在加快預算支出進度的同時,建立“先有預算、再有指標、后有支出”“支出預算余額控制支出指標余額、支出指標余額控制資金支付”的控制機制,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或開展政府采購,確保財政資金用得又快又好。

各地財政部門不斷完善控制機制,讓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孟照紅介紹,安徽省嚴格硬化預算約束,出臺系列文件加強預算管理、規范省級預算執行,切實做到省財政全年一般不辦理預算追加,預算執行中一般不出臺增加當年支出的政策。

在2021年進一步規范省級預算支出指標管理、嚴格執行“先有預算、后有指標、再有支出”的基礎上,今年,安徽將繼續強化信息化支撐,著力推進預算管理數字化轉型,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實現預算項目源頭管理、預算指標全流程監控、業務流程規范化的管控模式,有效實現“無項目無預算”“無預算無指標”“無指標不支出”環環緊扣的閉環管理要求。

羅志恒認為,建立健全“先有預算、再有指標、后有支出”的機制,有助于牢固樹立依法理財意識,嚴肅財政紀律,強化預算硬約束,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或開展政府采購,杜絕為加快支出進度而違規支出的行為;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避免地方政府無預算而支出形成新的隱性債務、拖累相關企業經營等產生的增量風險。

白景明告訴記者,為穩住經濟大盤,在發揮財政資金作用的同時,也要注重控制風險,不能為了穩增長而無序支出,由此形成債務風險。落實劉昆部長要求,可有效控制風險,并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標簽: 財政支出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