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熱資訊!儀征稅務多維發力防范重大稅收風險

○國家稅務總局儀征市稅務局


(資料圖)

信息化時代浪潮下,涉稅數據陡然增長,呈現多元化、碎片化、低價值密度的特征,對稅收風險管理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不斷筑牢防范稅收重大風險“防火墻”的過程中,如何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與涉稅業務精準監管深度融合,從而達到涉稅信息高效采集、風險識別準確智能、監控反饋及時迅速的效果,是重大稅收風險防控體系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進一步深化征管改革的重要途徑。

為把握大數據時代的重要機遇,不斷落實落細“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數控”的風險管理要求,儀征市稅務局從目標規劃、信息收集、風險識別、等級排序、風險應對、監控反饋等多個環節提速增效,全鏈提高防范重大稅收風險能力。

(一)破解征納信息數據不對稱難題,有效提升涉稅數據采集質量。

近幾年來,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大循環動能減弱、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增強,新業態、新模式的經營方式在新時代下也層出不窮,加之線上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企業效益轉化為無形資產,部分稅源信息更加隱秘,導致稅務部門在準確收集、及時維護方面的工作困難越來越大,這也加大了精準監管的工作難度。

在防范重大稅收風險過程中,儀征市稅務局從數據收集、挖掘、歸集等多方面發力,補足風險識別體系的短板,構造稅收風險管理池,打造與大數據緊密融合的稅收風險識別體系。

一是著眼本地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定向進行數據篩查,加強風險識別數據的收集與管理。在項目招引、竣工結算、股權轉讓等重要時間節點,將基于大數據的深度分析作為應對實施的第一環節,形成指向明確的納稅人風險信息清冊,避免出現增量風險。

二是對存量風險較多的重點行業進行周期性整治排查。以個體重點行業超大額開票風險監管為例,儀征市稅務局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全覆蓋全鏈條全流程”三事三全工作思路,由砂石建材銷售拓展到“銷售、勞務、租賃”3大行業、“建材批發、建筑材料、鋼結構、建筑勞務、機械租賃、咨詢服務”6大經營范圍,切實做到“查處一案、治理一域”,風險應對成效顯著。

三是推進稅費管理一體化運行,推動監管線索、監管指標和監管部門貫通聯動。通過開展各類稅費種內部及稅費種間關聯關系分析,搭建行業或產品稅源監控模型,形成預警提示任務,實現對上級局風險識別庫尚未覆蓋的領域填平補齊,確保各類主觀類監控評價指標提檔升級。

(二)走出大數據深挖能力不足困境,充分發揮涉稅風險識別效能。

在筑牢風險識別體系過程中,儀征市稅務局持續優化涉稅風險等級排序方法。通過數據挖掘,在實現對稅收風險數據池進行分類分級的同時,進行聚類擬合和相似度比較,智能化為風險應對團隊提供合理恰當的意見建議。

以虛開發票風險預警為例,通過大數據篩選比對發現,發票虛開案件數及其在總案件數中占比與對應屬地的新辦納稅人發票領用戶數、委托代征開票總戶數、稅務機關代開總金額發票驗舊繳銷戶次等數據密切相關。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用兩套預警方案同步推進,在風險等級排序上相互補充、相互印證。一方面,通過逐級判斷,不斷細化現有數據集,使發票前置監管滿足需求。另一方面,考慮到各數據對發票虛開案件數量影響不同,以非線性擬合處理多維數據的方式直接計算數學期望,與當期對比可以更加直觀地表示出發票管理強度。

(三)突破稅收風險管理人才缺乏瓶頸,著力提高風險應對成效。

面對稅收數據的快速增長,稅收業務能力強、數據挖掘程度深的復合型人才缺口愈發擴大。儀征市稅務局堅持團隊合作理念,構建團隊運作新模式。根據“1+N”團隊建設要求,組建成立稅務監管綜合管理團隊,同步構建“需求產生-需求分析-數據整合-任務下發-跟蹤反饋”閉環監管鏈條,稅務監管各類團隊圍繞閉環鏈條各司其職、協同運作。同時,在鞏固風險分析團隊和專項應對團隊建設的基礎上,設置專業支持團隊和法律保障團隊,提高深度分析水平、集體審議質量、應對實施能力。

依托一體化綜合監督體系的建設,不斷強化內部監督工作組的職能。在承接并結合實際補充完善上級局職能監督制度要求的同時,儀征市稅務局持續細化分解職能監督任務清單,履行內部管理風險防控主體責任,按照專項制度和內部操作指引的防控要求,負責落實內部管理風險防控措施。通過質量跟蹤管理團隊,采取“日常跟蹤質疑+定期集中評審”的工作模式,常態化開展風險應對質量跟蹤管理活動,實現整個風險應對流程的閉環管理。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