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向好 政府助企應從“紓困”向“創新”轉型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荊文娜近日,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天津生產廠高架立體庫項目在天津經開區開工。該項目預計投資約5億元。深耕中國市場以來,該公司不斷推動全產業鏈布局再升級,在加快產品本地化生產進程的同時,也帶動產生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只是我國就業形勢保持平穩向好的一個縮影。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就業形勢有所好轉。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其中三季度平均為5.4%,比二季度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疫情散發多發對就業產生了一定沖擊,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波動。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各項穩增長穩就業政策加力落實下,三季度就業形勢有所好轉。但同時也應看到,受投資及行業發展等因素影響,就業壓力仍不可小視,我們還需持續破解就業難點,挖掘就業潛力。就業形勢總體穩定,重點群體崗位比計劃增加9000多個5.4%!我國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這個平均值來之不易。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出現一些波動。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介紹,一季度,前兩個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3月份受疫情影響,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8%。二季度,4月份調查失業率繼續升高至6.1%,5月份以后,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一系列穩經濟穩就業政策措施落地顯效,調查失業率開始回落,6月份降至5.5%。進入三季度,7、8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下降,7月份為5.4%,8月份為5.3%,9月份受疫情多發散發影響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不過總的來看,三季度就業形勢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于我國一系列穩經濟和穩就業相關政策紅利的加快釋放。”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告訴本報記者,在重點群體就業方面多措并舉取得積極進展,同時,就業服務進一步優化成果顯現。今年以來,為穩經濟、穩市場主體、穩就業,我國實施了社會保險“降緩返補”一攬子政策,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穩崗擴崗。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通過降低失業、工傷社會保險費率,緩繳基本養老、失業、工傷社會保險費,發放穩崗返還、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等措施,共為企業減負超過2800億元,1~9月份,就業補助資金支出727億元。此外,2022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已基本完成,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發布招募崗位4.3萬個,比中央財政下達計劃增加9000多個。與此同時,1~9月份,共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387萬人、困難人員就業132萬人,9月末,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為3269萬人。這些應接不暇的助企紓困穩就業舉措,讓人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沉甸甸的收獲,尤其是對重點群體。王萍萍介紹,三季度以來,重點群體就業形勢有所改善。針對農民工群體失業率波動較大的問題,不斷完善農民工就業創業幫扶措施,大力實施以工代賑。在山西省平順縣龍鎮村香菇大棚里,楊衛寧夫婦正在忙碌。“要不是以工代賑項目,都不知道我家的饑荒咋還,現在不僅饑荒還清了,腰包里還有余額,我做夢都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致富。”楊衛寧感嘆道。本報記者從山西省平順縣發展改革局了解到,楊衛寧夫婦作為易致貧返貧監測戶,2020年以前一直在江蘇昆山電子廠打工,近年來受疫情影響,他們返回家鄉。今年年初,在平順縣發展改革局和鎮、村兩級廣泛宣傳中,楊衛寧夫婦了解到村里要建設300座香菇大棚,利用建設期項目施工的現場,專家將進行工程車駕駛、大棚安裝、鋼結構焊接等培訓,建成后還要進行香菇種植、菌棒培養等技術培訓。這種“培訓+上崗”的方式,極大地激發了楊衛寧夫婦參加香菇種植的熱情。在工程建設階段,楊衛寧夫婦投工198日,不僅掙取勞務報酬5.4萬余元,還學會了大棚安裝維護和簡易鋼結構焊接技術;建成投產后,夫妻二人在香菇園區從事香菇種植、菌棒培養工作,并讓在外務工的兒子辭工回鄉,依托香菇產業開展電子商務、物流運輸工作,楊衛寧母親也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享受到折股量化分紅1200余元。現在一家人年收入達到12萬余元,良好的收益使楊衛寧一家干勁更足,也真正成為善經營的“農創客”和懂技術的“田秀才”。除了農民工,作為重點關注群體,高校畢業生就業也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可喜的是,智聯招聘有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三季度,高校畢業生CIER指數(就業景氣指數)為0.57,自二季度最低點之后首次出現反彈。值得注意的是,歐陽俊向本報記者分析,目前大學生就業呈現出以下特點:自由職業、慢就業比例進一步提升,“考研熱”還未消退,“考博熱”又在興起;就業期待下降,求職畢業生期望月薪較2021年下降約6%,求穩心態有增無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對大學生就業吸納作用提升。“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依然存在,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短期看,要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從長期看,應使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更好銜接與互動。”歐陽俊分析說。有效投資規模擴大,工業服務業企穩回升為就業提供保障經濟景氣狀況與就業息息相關,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前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6.7%,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隨著政策效能不斷釋放,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有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恢復的關鍵作用增強,為穩就業工作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歐陽俊分析道。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今年7月發布的《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工作方案》中提出,圍繞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等七大建設領域,推動政府投資重點工程項目實施。(下轉2版)

標簽: 就業形勢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