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資訊】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 跨境投資更便捷了
□ 目前,滬深股通已經成為外資參與A股市場交易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次互聯互通機制再擴容,外國公司第一次直接成為中國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標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本次滬深港通的雙向擴容和改革,不僅有利于豐富交易產品種類、擴大可投資范圍和提升交易活躍度,同時對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相互融合、加速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均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滬深港通股票標的雙向擴容正式落地實施,首批調整后的滬深港通標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擴容是我國資本市場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可以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的跨境投資需求,對于提高市場活躍度與流動性具有積極作用。
此前,滬深交易所已于今年3月3日分別發布了新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進一步增強了滬股通、深股通股票選取標準的包容性。同日,滬深交易所與港交所同步公布股票標的范圍擴大后的首批滬深港通股票調整名單。港交所也發布公告,符合有關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將被納入港股通股票標的。
具體來看,本次擴容首批將新增納入滬股通、深股通股票598只、436只,擴容后滬股通、深股通股票數量分別達1192只、1336只。其中,新增納入科創板、創業板股票147只、188只,擴容后科創板、創業板股票數量分別達到214只、478只。在港股通方面,本次滬港通下港股通標的將納入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范圍擴大至與深港通下港股通標的保持一致,同時港股通首次納入4家在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
中金公司(601995)研報認為,此次互聯互通機制再擴容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符合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將被納入港股通股票標的,這是自2014年底滬港通開通、2015年底深港通開通、2016年滬港通取消總額度、2019年納入同股不同權公司、2021年納入科創板和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及2022年納入ETF產品等進展后,互聯互通機制的又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外國公司第一次直接成為中國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標的。
該研報進一步指出,本次滬深港通的雙向擴容和改革,不僅有利于豐富交易產品種類、擴大可投資范圍和提升交易活躍度,同時對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相互融合、加速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均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滬深股通已經成為外資參與A股市場交易的重要渠道之一。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北向資金年內累計買入A股1661.46億元,自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累計凈買入A股近1.89萬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9936.48億元,深股通凈買入8989.72億元。
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記者表示,自滬深港通相繼開通以來,互聯互通經歷取消總額度、標的范圍擴容、優化兩地交易日歷等一系列制度規則優化,已成為跨境投資的重要平臺,在市場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此次互聯互通標的范圍擴容具有三點積極意義:一是提高跨境投資的便利度,滿足投資者的多元投資需求,本次擴容在港股通首次納入了香港上市的外國公司,陸股通的標的范圍擴大到了上證A股指數和深證綜指;二是增加市場流動性,提高南北向資金流通效率,跨境融資雙向開放助力外資‘引進來’和中國資本‘走出去’;三是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穩步接軌全球金融市場,實現國際化發展,有助于國際資本市場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提高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上的參與度和重要性。”陳夢潔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滬深交易所答記者問時指出,個別外國公司可能在稅費、公司行為等方面存在有別于現行港股通股票的特殊要求,如需要向外國政府繳納金融交易稅、需向投資者派發不同稅率股息等。由于當前市場業務及技術系統無法支持以上特殊安排,該類符合納入港股通資格的公司股票在本次滬港通標的擴展時暫緩納入。(記者馬春陽)
標簽: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寧夏林草局全面實現全程網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展濕地健康水生態調研并召開討論會
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 2022廣東候鳥護飛行動正式啟動
排行
精彩推送
-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 守國門穩外貿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權威部門話開局)
- 消費新空間激發新活力 世界微資訊
- 【全球播資訊】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 跨境投資更便捷了
-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 去年我國支付體系運行平穩
- 環球熱點評!消費新空間激發新活力
- 前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7%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
- 全球關注:宏觀政策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 去年中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 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
- 每日看點!前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7% 民生等重點...
- 【世界熱聞】《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22》發布
- “周末經濟”升溫 “春日經濟”紅火
- 加強完善金融監管 重點領域風險處置有底氣 全球微頭條
- 今日視點:外資金融機構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背后
- 全球關注:外資金融機構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背后
- 2023年財政政策定調: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為企紓困
- 今日視點:外資金融機構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背后
- “周末經濟”升溫 “春日經濟”紅火
- 加強完善金融監管 重點領域風險處置有底氣
- 加大政采力度添動力 政采制度改革穩推進_今日最新
- 科技部:支持在重點學科和關鍵領域創設高水平、專業化的獎項...
- 每日看點!加大政采力度添動力 政采制度改革穩推進
- 每日精選:科技部:支持在重點學科和關鍵領域創設高水平、專...
- 人社部202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首期推出67...
- 經濟賬倒是算得清,但“感情賬”呢|天天資訊
- 人社部202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首期推出67...
- 每日熱門:2月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共備案確認84只,新增備案規...
- 2月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共備案確認84只,新增備案規模881.76億元
- 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1-2月支出同比增長7%_天天速訊
- 天天速訊:海關總署:2月以來我國外貿明顯回穩,競爭優勢依然...
- 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1-2月支出同比增長7% 世界播資訊
- 兩岸行業標準共通 “四共同三采用”工作機制初步形成
- 天天熱文: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
- 財政部:將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 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
- 世界快播:經濟穩步回升
- 海關總署:2月以來我國外貿明顯回穩,競爭優勢依然明顯 當前觀點
- 公安部:去年以來先后推出30項重點措施 優化營商環境
- 兩岸行業標準共通 “四共同三采用”工作機制初步形成-環球熱推薦
- 財政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 同比增長0....
- 報道: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對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采取平衡...
- 財政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 同比增長0.6%
- 公安部:去年以來先后推出30項重點措施 優化營商環境|世界時快訊
- 全球時訊:贈書丨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人口負增長時代?
- 2023年中國電解質飲料行業市場競爭及前景分析 賽道飛速發展...
- 天天熱門: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申報...
- 2023年度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申報工作全面...
- 市場監管總局下達一批適老化改造國家標準制修訂專項計劃
- 市場監管總局下達一批適老化改造國家標準制修訂專項計劃_天天...
- 明月鏡片助力備戰冬奧!全國滑雪登山挑戰賽圓滿閉幕
- 海關總署:2月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回穩-環球熱資訊
- 海關總署: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重點...
- 海關總署: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
- 第十七屆中國消費經濟高層論壇定檔四月 全球熱訊
- 海關總署:優化海外倉申報流程 服務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
-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開幕_環球今頭條
- 中國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前兩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4萬億
-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開幕
- 依法披露環境信息 防范“洗綠”“漂綠”_速看
- 天天看熱訊:依法披露環境信息 防范“洗綠”“漂綠”
- 暢通直接融資渠道提升民企獲得感_世界百事通
- 每日視點!(時政)中央紀委印發意見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案件...
- 制造成本降下來 效率質量提上去-世界今日訊
- 天天快看點丨暢通直接融資渠道提升民企獲得感
- 【天天速看料】央行降準傳遞積極信號
- 天天微動態丨央行降準傳遞積極信號
- 焦點速看:(時政)中央紀委印發意見 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案件...
- 財政部表示 強化基礎研究投入保障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
- 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天天新消息
- 內需呈平穩回升狀態-全球報資訊
- 財政部表示 強化基礎研究投入保障 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今日觀點
-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中國金融業正在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
- 每日速遞: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中國金融業正在實施更大范圍...
- CFA協會宣布六項重要考試改革
- 世界滾動:CFA協會宣布六項重要考試改革
- 當前要聞:央行副行長宣昌能:中國金融資產的投資屬性和避險...
- 世界動態:央行副行長宣昌能:中國金融資產的投資屬性和避險屬...
- 平穩開局!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這些領域得到保障
- 平穩開局!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這些領域得到保障 全球播報
- 中國代表七十五國在人權理事會作共同發言 就落實《世界人權...
- 觀熱點:中國代表七十五國在人權理事會作共同發言 就落實《...
- 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 釋放流動性規模在5300億元左右
- 環球播報:央行年內首次全面降準 釋放流動性規模在5300億元左右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 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 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 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
- 【新要聞】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
- 焦點觀察: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保障
- 全球觀察: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保障
- 環球信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改前后內容對照表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新數據 新看點) 制造...
- 【環球速看料】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 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新數據 新看點)
- 全球速遞!消費者滿意度穩中有降
- 看熱訊: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超40萬億元(新數據 新看點...
- 熱點聚焦:財政收入開局總體平穩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改前后內容對照表_世界今熱點
- 金融活水助推消費活力釋放
- 環球快資訊:金融活水助推消費活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