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中國金融業正在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相關資料圖)

日前,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3年會上作開幕致辭。樓繼偉表示,中國金融業正在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樓繼偉指出,中國堅持開放發展,中國金融業開放成效顯著,外資機構在華取得長足發展并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依靠改革開放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發展奇跡,是開放發展的受益者,也是開放發展的維護者。金融業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自開放至今,外資機構已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資管領域以及評級、支付領域都有外商獨資公司或在華獨立實體、中外合資公司。而且,外資機構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為中國金融市場帶來經驗和活力。

“對于中國金融對外開放取得的巨大成績、外資機構在華發揮的積極作用,我們有目共睹。”樓繼偉表示,希望外資機構加大中國市場布局,中國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中國金融業開放將向更高水平邁進。

樓繼偉指出,要持續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共紓發展之困。當前全球在經濟和金融治理領域面臨新的挑戰。一方面,全球經濟政治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各國在疫情防控期間采取的超常規貨幣財政政策,使政府、家庭、企業、金融機構的杠桿率易升難降,加劇了通脹上行,其影響外溢到全球金融市場,股票、債券、外匯市場波動加劇。而快速加息,從歷史上看,又可能導致新一輪的危機,并外溢到新興市場。

樓繼偉稱,盡管面臨一系列挑戰,但是中國2023全年預計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速度,我們將用實際行動向全球的伙伴證明,中國開放發展的意志始終沒有動搖,腳步始終沒有停歇,我們愿與全球伙伴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中國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攜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樓繼偉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一是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中國政府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堅定深化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中國金融業正在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二是致力于營造優質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要加強內外資平等。進一步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確保開放措施的落實、落細、落地。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與境內外市場主體的溝通、交流,加強政策宣傳宣講力度,進一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要加強與國際規則銜接。與國際接軌,積極采納全球標準和最佳實踐,構建開放環境下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更為精細化的金融對外開放政策,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減少數量型限制;更加注重公平與透明,促進金融業穩健開放、深度開放。

要加強對海外高水平人才引進。便利境內外專業資格互認;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體系,吸引更多高水平金融人才來華工作,參與到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中。要完善金融機構母子公司跨境往來規則。允許外資機構的境內外平臺進行合理的資源共享。優化外資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渠道和方式,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條件成熟時,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資本市場公開上市。

三是完善監管制度,嚴守風險底線。最近硅谷銀行破產事件發生,提示金融市場在貨幣政策變化中受到沖擊,為免于出現系統性風險,美聯儲和聯邦儲備保險公司(FDIC)共同發聲保護儲戶的全部存款安全。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風險,我國正在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包括全國兩會后新設立國家金融監管局,調整和優化監管機構設置與職能定位。中國將繼續與各國金融監管機構合作,共同防范化解全球金融系統性風險,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