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內需呈平穩回升狀態-全球報資訊

2023年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放開,經濟復蘇預期強烈,在此背景下,國內橡膠需求呈現平穩回升態勢。然而,海外經濟放緩乃至經濟衰退的風險仍未完全消除,受此影響,海外橡膠需求依舊存在下行壓力。根據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天然橡膠需求將下降0.1%,降至1473.8萬公噸,低于2022年的1480萬噸。整體來看,橡膠下游需求短期難有大幅逆轉。


(資料圖片)

國內輪胎生產迎來“開門紅”

2022年,橡膠下游需求受到較大拖累,大量車企處于停工停產狀態,配套環節輪胎需求也受到沖擊。與此同時,輪胎企業開工率持續下跌,國內輪胎產量整體呈現縮減趨勢。不過,2023年以來,國內輪胎開工率和復工環比大幅上升,輪胎行業迎來“開門紅”。據統計,2月我國全鋼胎月度平均開工率為56.45%,環比增加23.50%,同比增加32.02%;半鋼胎月度平均開工率為61.72%,環比增加22.39%,同比增加30.28%。

春節后下游輪胎維持高開工,主要是為了消化春節前以及2月尚未交付的訂單。因此,目前下游輪胎廠庫存處于低位,訂單缺口較大。截至3月16日,半鋼胎樣本企業平均庫存周轉天數為30.91天,環比上周下降0.27天;全鋼胎樣本企業平均庫存周轉天數為32.13天,環比上周下降0.25天。展望后市,隨著下游需求壓制因素漸退以及國內經濟復蘇預期增強,貨運量恢復將加快輪胎置換周期,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繼續發展也將推進國產輪胎配套市場增長。

重卡銷量回升空間有限

數據顯示,2月我國重卡約銷售6.8萬輛,比1月上漲50%,比上年同期的5.94萬輛增長15%,但1—2月重卡累計銷售11.7萬輛,同比仍然下降25%。不過,2月我國重卡銷售同比增長具有較大意義,其終結了重卡銷售自2021年5月以來連續21個月的下降勢頭。主要原因,首先是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放開促進了貨運市場的復蘇;其次是海外出口增長勢頭強勁;最后是去年同期重卡銷量基數較低(只有5.4萬輛),這也為今年2月的重卡銷量大幅增長提供了可能。

隨著市場供給加快恢復,目前小微企業和個體司機仍是實際承運主體,但基礎運力供給過剩局面仍將長期存在,供過于求導致基礎運價缺乏上漲基礎,使得小微企業和個體司機購買新車的欲望降低。此外,隨著基建工程復蘇政策不斷加碼,下一步將傳導至重卡市場,但從政策出臺到落地有1—2個季度的時滯,后續重卡市場表現還需觀察。從目前趨勢來看,今年重卡銷售有逐步走出困境的跡象,全年銷量或好于去年,但彈性空間主要取決于后期諸如基建、房地產等政策實施力度。

汽車市場增速逐漸放緩

從汽車產銷來看,2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3.2萬輛和197.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7.5%和19.8%,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3.5%。因今年1月汽車產銷基數相對較低,疊加2月各地陸續出臺汽車促消費及車企降價促銷等政策,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現明顯增長。2022年,汽車配套環節輪胎需求受到沖擊,但隨著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正式退場,2023年新能源汽車價格優惠力度加大,助力新能源汽車銷售。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完成93.3萬輛,同比增長20.8%,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6.57%。

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步進入瓶頸期,滲透率快速增長存在較大壓力。短期新增汽車產銷有望提振輪胎配套市場需求,但全年同比增幅或逐步走低。此外,由于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擠壓了燃油車的市場份額,盡管短期燃油車降價促進銷售,但長遠來看存量競爭格局愈演愈烈,短期購置稅減半與新能源“國補”政策切換帶來的透支效應,后期對市場需求的影響仍舊顯著。汽車消費屬于大宗耐用品消費,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全年汽車銷量將繼續承受壓力。

從出口區域來看,橡膠輪胎主要出口市場還在歐美等發達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國家,這些地區和國家支撐了我國輪胎出口的大部分需求。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通脹、加息加速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衰退,致使全球輪胎消費數量萎縮。據統計,1—2月中國以美元計出口金額同比下降6.8%。結合其他國家出口情況來看,2023年我國出口仍面臨全球貿易景氣下滑以及出口份額下降的雙重壓力。

展望后市,隨著海外經濟增長放緩,疊加商品消費繼續轉向服務消費,之前較好的商品消費將逐漸回落。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因素對橡膠供給端的抑制有望進一步弱化。由此來看,今年橡膠輪胎出口將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作者期貨投資咨詢從業證書編號Z0017251)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