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瞰全球】中國經濟釋放活力和潛能 外資持續“加倉”中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兔年春節,中國消費數據“紅紅火火”。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春運客流總量超2.2億人次;快遞攬投量超7億件……這一個個跳動的數字,釋放出中國經濟的活力與潛能,令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產的配置熱情大幅提高。

2023年人民幣匯率以及A股強勢開局。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升值超3%,連續3個月升值。1月份流入A股市場的北向資金超過1300億元,刷新了滬深股通單月凈買入新高。外資累計加倉遠超2022年全年900億元的北向資金流入量。越來越多的資本正加速流入大宗商品、原油期貨等與中國經濟快速復蘇高度相關的另類資產。

CNBC網站截圖

全球投資者通過“真金白銀”的持續加倉,為中國經濟投下了“信任票”。同時,國際機構則紛紛調高了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

美國CNBC援引惠譽的評級消息認為,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高于此前4.1%的增長預測。瑞銀估計,中國家庭的超額儲蓄總額為4-4.6萬億元人民幣。這可能成為中國防疫進入新階段后,促進消費增長的催化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文稱,中國經濟今年將迎來反彈,并產生積極的跨境溢出效應。這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4.4%大幅上調至5.2%。此外,摩根士丹利從5%上調至5.7%,高盛集團從4.5%上調至5.5%。高盛集團認為,中國當下市場回升不僅是消費和服務貿易恢復,更是“跨越許多產業、基礎更加廣泛的增長恢復”。

據CNBC網站消息,EPFR的數據顯示,活躍的外國基金經理正在以2018年以來未見的速度購買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在截至1月25日的四個星期內,活躍的外國基金經理向中國大陸股市投入了13.9億美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對中國經濟重啟的期待體現在股票市場上。代表性的MSCI全球指數(MSCI World Index)1月上漲6%,從該指數的各國和各地區漲跌比率來看,中國大陸大幅上漲12%。”大和證券的金森睦美指出,中國春節期間的消費堅挺,再加上美國加息減速預期加強,市場預期持續升溫。

標簽: 中國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