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消費復蘇、經濟回暖!對公業務“靠前發力” 1月信貸開門紅可期

1月金融數據即將發布,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的信貸“開門紅”或已達成。近日,貝殼財經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多家銀行今年1月份信貸新增量創新高。


【資料圖】

“從總體上看,對公信貸的發展很快,越來越多的企業對于未來發展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蹦彻煞葜沏y行相關負責人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信貸的“靠前發力”讓該行1月信貸增長較快。

市場多家分析機構預測,1月新增人民幣信貸、社融增量將創下歷史新高。多家機構預測,新增人民幣貸款額將有望超過4萬億元。

1月銀行信貸增長有望創新高

春節前后,市場普遍預期1月份信貸投放情況較好。多家銀行均表示,今年1月份的信貸增長一改過去兩年的頹勢,信貸增量創下該行近年來的新高。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該行1月份信貸增長創下近3年來高點,浙商銀行(601916)相關負責人亦表示,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是歷年最多。2023年1月人行口徑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380億元,同比多增83億元。另有銀行指出,雖然目前暫不能公布相關數據,但今年信貸明顯與此前幾年相比更為景氣。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預計,今年1月新增貸款4.1萬億元,同比去年1月份的3.98萬億略微多增,創歷史單月增量新高。

“短期限轉貼現利率是當月信貸投放情況的較好指標?!绷沃久鞅硎?,今年1月底1月期的轉貼現利率維持較高水平,反映了當月信貸投放情況較好。由于2023年春節較早,1月銀行信貸投放節奏提前,且因疫情快速過峰,疫情對1月信貸投放的影響較小。

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的預測更為樂觀。他預計,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或接近5萬億。盡管今年是早春,春節休假會導致前兩旬信貸數據下滑,但由于節前國有大行、頭部股份制銀行、江浙地區城農商行信貸投放力度較大,即便有春節因素的拖累,最終數據依然實現同比多增。

對公業務“靠前發力”或成信貸增長主力軍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1月銀行信貸增長預期較好主要源于銀行對公客戶信貸規模的增長。如興業銀行表示,該行信貸主要集中在綠色產業、高端制造業等領域。而浙商銀行的供應鏈金融1月投放金額202億元,同比增加164億元,同比增長4.3倍。

中信銀行則表示,今年以來該行通過多項政策促進信貸增長。如綜合績效考核中增設制造業相關加分指標,專門用于考核分行在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領域業務簽約落地情況;制定制造業專項補貼政策,鼓勵分行對優質制造業項目加大投放;還對國家發改委清單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開通審批綠色通道加急處理,在堅持獨立審批和風險底線的前提下,保證審批流程簡潔高效。

“盡管今年是早春,春節休假會導致前兩旬信貸數據下滑,但由于節前國有大行、頭部股份制銀行、江浙地區城農商行信貸投放力度較大,即便有春節因素的拖累,最終數據依然實現同比多增。”王一峰表示,預計對公貸款和對公中長期貸款投放情況較好,均能實現顯著同比多增。制造業貸款景氣度較高,大型傳統基建貸款是投放主力。

為了贏得1月份“開門紅”,不少銀行在去年底提早進入了備戰期。某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該行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就在儲備客戶了,并在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通過線上業務“搶”客戶。

“為了搶到客戶,降低貸款利率、提供綜合化服務成了銀行對公業務的標配?!绷碛秀y行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銀行服務企業客戶的思路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提供單一貸款業務變成了提供多元化的企業服務。銀行也可以通過其他業務收入來彌補利率下行的壓力。

多家銀行還表示,在與公司客戶接觸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企業對今年經濟走勢的信心有所恢復,因此有貸款意向的客戶也較過去兩年更多。

加大小微企業、消費信貸投放 需求復蘇仍待時日

在對公業務之外,多位銀行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還加大了針對個人經營貸、個人消費貸的發放力度。

“個人信貸中個人經營貸款的客戶很多人依然保持觀望情緒,但可以看出他們對今年市場預期已有所好轉?!蹦彻煞葜沏y行北京地區信貸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他手中的客戶貸款意向雖然有所增強,但1月份總體新增量并不大。

不少銀行自去年開始還加大了與互聯網平臺等的合作力度,以此來覆蓋更多的客群。有互聯網平臺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從去年6、7月開始,其合作的金融機構就陸續表達擴大合作授信規模意向。進入2023年后,這一需求更加旺盛,絕大多數金融機構均表示,希望今年的合作信貸規模至少不低于往年。

“現在市場資金充裕的狀態,相比之下,合格的資產成了限制放款規模的因素?!鄙鲜鋈耸恐毖?,該機構并沒有完全滿足金融機構的放款需求,主要還是考慮到當下信貸市場風險還未出盡,但隨著風險平穩,預計3季度開始,信貸合作放量是必然的。

不過,市場對于今年個人信貸需求的恢復仍保持較為積極的預期。

360數科相關人士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展望2023年,該機構對宏觀經濟的復蘇、居民和小微企業主信貸需求的反彈充滿信心。一方面,消費市場依然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小微市場的金融需求也將迎來井噴期。

樂信CEO肖文杰亦表示,當前消費復蘇、經濟回暖迎來關鍵時期,而年輕消費者、商戶、小微、小小微企業正是疫后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技術在這其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銀行“敢貸、會貸”。

此外,廖志明預計,2023年國內消費有望復蘇,房地產融資政策三箭齊發,地產銷售或小幅改善,下半年融資需求或小幅好轉。

標簽: 對公業務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