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天天熱文:完善金融支持體系 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


(資料圖)

近日,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2中國信息通信大會上指出,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具有顯著的乘數效應,在擴大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巨大。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隨著我國新基建投資拉開序幕,各地政府結合當地產業基礎、創新能力與人才結構等多重因素,謀劃布局新基建戰略發展規劃和重點建設項目,主動融入新基建區域網絡建設之中,逐步形成新型創新網絡與區域產業分工新格局。

可以說,日漸增多的新基建融合創新領域與新興主體,為穩定制造業比重、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構筑新發展階段競爭新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帥認為,在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方面,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壓縮了交易成本與制度成本。特別是數字技術對傳統制造業中小企業發展的賦能作用日漸凸顯。

劉帥認為,當前,應不斷完善金融支持體系,為新基建提供多樣化、長期性資金支持,發揮新基建乘數效應。

一是鼓勵商業銀行創新適應新基建特性的產品和服務。對“新基建”企業的發明專利、商標權等無形資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對無形資產的評估能力,拓展知識產權等適合“新基建”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抵質押方式,試點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模式。

二是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為“新基建”企業開辟專業上市板塊,提供專業化、個性化融資市場平臺,豐富資本市場融資產品,創新服務和合作模式,積極推動新基建領域領軍企業上市。

三是支持各類資管計劃參與,引入社會資金專業化投資。

四是針對新基建著眼于未來收益的特點,有序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探索開發設施使用權訂單質押融資等依據未來收益權的金融產品,支持企業通過發行REITs實現存量資產盤活,將未來現金流變現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廣財政資金、政府債券與市場化投資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助力形成循環可持續的投融資生態體系。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