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這項超級工程 八年惠及超過十分之一的中國人

截至今天(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8年來,這個貫通祖國南北的超級工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帶來了哪些變化?

看總量:8年輸水總量超586億立方米。

看范圍:輻射沿線42座大中城市280多個縣市區。


(資料圖)

看人口:直接受益人口超1.5億人。

看作用: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

南水北調,解決的不僅僅是人民群眾的飲水問題,更給沿途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源頭活水“喚醒”沿途生態

通水以來,南水北調工程累計向50余條河流實施生態補水,補水總量超92億立方米,沿線河湖生態環境迎來復蘇。

白洋淀是雄安新區發展的重要生態水體,2017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過曲逆河支、蒲陽河、瀑河、北易水等退水閘向白洋淀及上游河流實施生態補水,目前累計補水8.47億立方米,有力推動了白洋淀水生態修復和水環境改善。白洋淀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Ⅲ類,步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數據顯示,補水前,白洋淀水位基本在6.5米以下,2018年補水以來,水位基本保持在6.5~7.0米,淀區面積也由220平方公里恢復至290平方公里左右。

一渠清水“激活”產業發展

“南水”打破了沿線產業發展的瓶頸。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是聲名遠揚的“鈞瓷之都”,而由于神垕地處丘陵地帶,在華美的鈞瓷背后,是長期的缺水之困。而一渠清水,使得當地產業煥發了新的生機。

神垕鎮是我國北方的文化重鎮和著名陶瓷之鄉,然而這座古鎮卻是禹州市最缺水的鄉鎮,鎮上有4.7萬人口,原來水廠每天供水卻不到1000m,老百姓只能靠天吃水,對企業來說不僅缺口量大且用水成本高、水質差。神垕鎮金鼎鈞瓷有限公司負責人高丙建說,那時他們常常為缺水為苦惱。井水河水水質渾濁,影響鈞瓷的品質不說,由于地下水下降,往往需要到10公里外的地方拉水,每噸要花上三四十塊錢,增加了不少成本。

南水北調讓這里的用水局面變了模樣。通過配套工程建設,神垕鎮水廠已全部使用南水北調水源,水質均已達到了Ⅱ類以上飲用水的標準。如今水廠的日供水量1.3萬多噸,滿足老百姓的用水之余,也盤活了當地企業。有了水源保障,神垕鎮鈞陶企業發展到了266家,年產值達28億元。

先節水后用水用水理念悄然變化

“南水”帶來了新的用水理念。為了用好每一滴水資源,受水區各地正在從政策約束、生產流程、生產工藝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優化,在使用“南水”的同時,深挖節水空間。

山東壽光位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受水區。當地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對沒有充分利用再生水的企業不允許新增取水許可,倒逼企業改善用水結構。

眼下,壽光這家再生水廠正滿負荷生產,借助于新技術的應用,每天35000立方米處理后的污水,在這里經過攪拌、沉淀等十幾道工序,搖身一變成了清澈見底的再生水。企業負責人于兆平介紹,企業每年生產1000萬噸再生水,供給周邊四個大型企業使用,相當于壽光中心城區居民一年的生活用水量。

除了建設一批再生水回用項目,山東還在生產中加大節水技術改造,山東淄博的紡織行業是曾經的用水大戶,如今采用新技術,面料整理用水降幅可達5.57%。

據統計,2021年,淄博市用水總量較2020年減少7775萬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較2020年下降16%和6%。

(總臺央視記者張勤梁麗娟陳博周偉李琳張昊薛建啟山東臺河南臺河北臺)

標簽: 超級工程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