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頭條: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應對新挑戰 央地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新年伊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落實減稅降費、科技創新、穩企用工等各項惠企政策,幫助外貿企業“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呈現出海外訂單穩定、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圖為位于德清縣鐘管鎮的浙江依蕾毛紡織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工人正在趕制出口訂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CNSPHOTO提供

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我國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大關,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2023年,我國穩外資穩外貿有哪些實招,有哪些難點與發力重點?

成績表現超出預期

2022年,在全球跨國投資疲軟、外需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我國克服了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和挑戰,穩外貿穩外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增長4.3%?!斑@是我國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在2021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連續6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焙jP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說,根據最新數據測算,當前我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7%,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站上了新高度,釋放了新動能,作出了新貢獻?!鄙虅詹繉ν赓Q易司司長李興乾談及2022年我國外貿發展情況時說,以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出口為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全年貨物與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17.1%,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

穩外資方面,2022年,我國實現吸收外資規模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了積極貢獻。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負責人孟華婷介紹,在2021年兩位數增長基礎上,2022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以人民幣計首次突破1.2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制造業引資大幅提升,高技術產業成為重要增長點,主要來源地投資普遍增長,東中西部引資全面增長。

展望2023年,我國外貿保穩提質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呂大良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下行的壓力不斷加大,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仍然較多。但是,正視這些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形勢積極應對挑戰

“進入2023年,全球經貿形勢極其嚴峻,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李興乾說,我們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商務部將強化貿易促進,密切供應商和采購商對接,穩住出口貿易。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各國優質產品進口。深化貿易創新,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李興乾說,我國外貿領域主要矛盾,從去年的供應鏈受阻、履約能力不足,已經轉變為當前的外需走弱、訂單下降,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商務部明確,把強化貿易促進、密切供采對接擺在優先位置來抓,全力支持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

具體而言,商務部將面向外貿企業辦好這四件事:恢復實體展,推動國內貿易展會全面恢復線下展,辦好進博會、廣交會、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一系列重點展會;用好新業態,促進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進一步發展,帶動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發掘新需求,發揮駐外使領館經商機構的作用,協助各地方組織企業到境外開展貿易合作;支持企業“走出去”,為外貿企業跨境商務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當前,我國吸收外資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各種不利因素仍在發酵。孟華婷表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工業體系、豐富的人才資源、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等構成的引資綜合優勢在不斷強化,廣大外國投資者仍有很強的意愿來華投資。

去年以來,我國發布了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出臺了促進制造業引資、鼓勵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等一系列專項政策。孟華婷表示,下一步,將全力以赴做好穩外資工作。推動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繼續發揮外貿外資協調機制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作用,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節能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持續加大高技術產業引資力度,不斷提升引資質量和水平。

孟華婷說,今年將全力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地開花,并根據中央部署,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疊加發力,將給外資企業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3年,在外需整體萎縮、全球范圍內產業鏈供應鏈加速調整等大背景下,如何穩外貿、穩外資?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今年以來,上海、遼寧、江蘇、廣東等多地在近期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時,都將穩外貿穩外資作為重要目標,爭取在2022年穩增長基礎上持續提質促優。例如,1月29日上海發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推出外貿保穩提質行動、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行動,并提出支持外貿企業搶訂單拓市場;提升外匯套保、跨境人民幣和外匯收支便利化等外貿金融服務支持,確保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在5個工作日內;研究鼓勵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等舉措。

同時,多地還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市場,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拓展貿易增量。例如,廣東省提出,鞏固拓展美歐、日韓、東南亞等多元化國際市場;江蘇省提出,在穩定歐美市場的同時,著力開辟東南亞、中東、拉美、非洲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云南省、山西省等多地提出推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比如,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一批跨境電商、離岸貿易、數字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新型國際貿易標桿企業;山西省提出,著力發展外貿新業態,推動太原、大同、運城跨境電商綜試區加快建設;浙江省提出,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等新業態,加快建設貿易強省。

政策舉措的早謀劃快落地有望為全年外貿外資再上臺階爭取更多主動。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表示,總體來看,這些部署將有助于繼續穩固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基本盤,培育經貿發展新動能,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增長點,為推動國內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貢獻力量。“展望2023年,我國外貿外資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并存,在提早安排靠前發力下,奮戰‘開門紅’的同時,也為全年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打牢基礎,爭取在穩增長基礎上再上新臺階?!饼嫵徽f。

標簽: 對外開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