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中國企業亟待提升可持續信息披露水平


(資料圖)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一鳴

“隨著可持續披露立法推進,企業將應對更加多元化的可持續信息披露要求,以氣候信息為代表的可持續性信息披露準則將迎來統一的國際基線標準,企業應當積極應對。”普華永道中國ESG可持續發展市場主管合伙人倪清在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表示,企業應當從如何識別并披露氣候相關機遇和風險、如何有效核算并管理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何實現與財務報告并重等方面應對新的挑戰。

2022年4月25日,普華永道中國與全球最大碳排放披露權威機構CDP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CDP“氣候變化咨詢”和“科學碳目標”相關服務的金牌合作伙伴,也是在全球范圍內,首家與CDP達成金牌戰略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

在4月13日下午舉行的《中國企業2022CDP披露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的預發布儀式上,倪清說,2022年,全球和中國(含港澳臺)CDP披露數量繼續高速增長,年增長率均超過40%。中國企業在CDP披露更多是受到了來自其客戶的購買力驅動,總體來看,因市場政策環境的差異,參與CDP披露的中國上市公司數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2022年中國上市公司披露數量較上一年大幅增長68%。

倪清表示,雖然國內外可持續信息披露標準逐漸趨同,均與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框架均有較強兼容,且將氣候風險視為重要考量因素,但在治理方面,雖然有超過七成的中國企業有董事會層級參與氣候治理,僅不到半數的中國企業將薪酬激勵與管理氣候問題和目標實現進行關聯,超過六成的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氣候相關風險和機遇將對戰略及財務產生影響,但真正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戰略層面的企業數量僅三成左右。

報告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66%的中國企業正采取積極的減碳舉措,相較2021年的44%明顯提升。減碳舉措的行動總數隨著披露CDP企業的增加亦顯著提升,2022年較2021年增長近50%。

倪清坦言,中國企業帶動供應商參與氣候治理的程度顯著低于國際平均水平,但在風險管理方面,超過七成中國企業已建立氣候風險及機遇評估和管理流程,大部分企業仍然對于一些長期的、系統性的氣候風險識別程度不高,均不到兩成。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設立碳減排目標的積極性較高,近六成企業已設立了絕對或強度目標,設立長期凈零目標的企業數量卻不到10%。

加速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共識,已經有153個國家提交了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占全球排放量超過81%;超過2800家企業公開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設定了與“巴黎協定”目標相一致的減排路徑。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將低碳納入投融資框架。國際機構也在積極推動可持續信息披露立法,建立全球可持續披露標準和可持續金融新框架。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