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這一指數大幅反彈,彰顯中小企業發展信心


(資料圖片)

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日前,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3,比去年四季度上升1.3點,升幅為2020年四季度以來最高。據分析,該指數大幅反彈的主要原因是穩經濟政策靠前部署,生產生活秩序逐步全面恢復,同時持續加大的重點項目投資力度也增強了中小企業對未來的信心。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為中小企業加油打氣、紓困解難。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既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當前穩定經濟運行、促進經濟整體好轉的重要支撐。我們欣喜看到,一季度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的分行業、分項指數均全面回升。8個分行業指數中,住宿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和信息傳輸軟件業指數升幅最高,顯示出開年以來服務業一直保持著良好恢復態勢;8個分項指數中,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和效益指數上升較為明顯,反映了各地投資給中小企業帶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這些指數客觀表明,中小企業正在迎來更好發展。

見微知著,可觀大勢。從中小企業的活力中,我們還可以觀察到經濟運行整體企穩回升的態勢。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的采購經理指數前兩個月逐步回升,經營主體活力趨于增強,企業預期明顯改善。3月份三大采購經理指數繼續位于擴張區間,生產和需求兩端繼續擴張,相關調查也證實相關企業對市場發展前景看好。樂觀自信基礎上要看到,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市場需求不足、資金緊張和運營成本高等問題,經濟回升基礎有待進一步鞏固,需要進一步加強各類政策的協調配合。

助力中小企業迎難而上、克難攻堅,要繼續支持創新發展。近期開工率在75%以上的中小企業占比56%,達到了過去一年來的最高點。接下來,一方面要靠政策接續發力,加大減稅降費支持力度,優先解決融資難問題,并逐步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要靠改革釋放紅利,加強產權保護,著力在推動企業創新上下功夫,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隨著經濟循環的加快暢通和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小企業必將獲得更好發展預期、贏得更大作為空間。

我國中小企業善于迎難而上、自強不息,一路走來動能足、成績多、貢獻大。在廣東深圳,商旅市場正全面復蘇,1—2月份酒店總體出租率基本上達到了三年前同期水平;在浙江湖州,稅務部門主動摸排為困難企業辦理稅費減免;在遼寧沈陽,各級財政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出政策、給補貼……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對政策、市場、環境的變化更為敏感,獲益也更為明顯。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中小企業的發展指數定能跟上信心指數的步伐,助力經濟運行實現整體好轉。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