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央行重磅數據預示國內經濟動能增強!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資料圖)

4月11日晚間,央行發布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整體來看,信貸投放實現“開門紅”。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央行公布的社融、信貸、M2同比增速等數據均高于市場預期,3月金融數據表現強勁,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預示國內經濟復蘇動能在增強。

一季度信貸投放超預期,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據初步統計,2023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單看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3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億元。

“3月社融信貸數據繼續保持強勁,信貸供需兩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在回暖,房地產融資環境在改善,目前利率和貨幣供應量保持在合理水平或區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南都記者表示,但也要看到,國內消費和內需仍處于恢復階段,需要適度貨幣環境支持,還需要繼續落實好一攬子紓困與穩增長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薄弱環節和重點新興領域支持,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從3月新增社融的結構上看,表內信貸、政府債和企業債融資維持較高規模,成為當月社融新增的主要支撐。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實體融資需求持續修復、銀行擴表主動性強、穩增長政策延續發力以及低利率貸款環境下,一季度信貸投放保持了較快節奏,超預期完成“靠前發力”和“開門紅”目標,債券融資總體旺盛,有助于提振信心、加快寬信用進程。

住戶貸款增加,房地產銷售端出現邊際改善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7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65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944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99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17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68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980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791億元。

3月份的人民幣貸款增加了3.89萬億元,同比多增7497億元。數據顯示,3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70萬億元,同比多增2200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增加2.07萬億元,同比多增7252億元。3月住戶貸款增加1.24萬億元,同比多增4908億元。

對于3月住戶貸款的明顯改善,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南都記者表示,近期房地產銷售端出現點狀復蘇、邊際改善,拉動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同時,隨著商品與服務消費復蘇動能加強,帶動了住戶短期貸款穩步多增。不過,龐溟還提到,“居民消費修復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內的各項政策進一步支持與呵護。”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