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 正文

廣東1.1億人實現全民醫保 人均財政補貼標準提高到610元

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藥品耗材集中采購、醫保目錄統一規范……記者從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獲悉,近年來,廣東省率先整合城鄉醫保制度,形成“兩縱三橫”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實現了全民醫保。

截至2022年8月底,廣東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合計約1.1億人,繼續位居全國前列;其中職工醫保參保人數4827萬,居民醫保參保人數6281萬,總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貼、住院待遇等也在逐步提高,今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已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個人繳費標準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50元。全省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住院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繼續穩定在80%、70%左右。

指尖辦 推進“互聯網+醫保”,醫保服務更便捷

隨著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全面鋪展,醫保數字化進程加速推進,“互聯網+醫保”從設想變成現實。2021年8月15日,廣東省完成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全省21地市全面上線,實現18項醫保經辦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網上辦、指尖辦。截至2022年9月15日,廣東省醫保電子憑證已累計激活7444.92萬人,群眾就醫享受醫保服務更加便捷。

從2015年起,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異地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2021年10月,實現所有統籌區的省內、跨省異地就醫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跨省門診累計直接結算31.84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0.56億元,跨省住院累計直接結算240.31萬人次,醫保基金支付299.34億元,結算人次與金額均在全國排名前列。

兜底線 大病保障、醫療救助,撐起健康“保護傘”

廣東省不斷健全大病保障體系,聚焦減輕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綜合保障,助力精準幫扶,著力避免“因病致貧、因病更貧”,確保困難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響基本生活。2021年全省共支出醫療救助資金38.4億元,其中9.64億元用于資助305萬困難人員參加基本醫保,28.71億元用于支付救助對象門診和住院費用,共救助620萬人次。

為確保應保盡保,全面落實困難群眾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財政補貼政策,資助標準從2012年的50元/人年,逐年提高到2022年的350元/人年。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等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

減負擔 同一目錄、帶量采購,讓患者少花錢看好病

近年來,廣東不斷深化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一規范全省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有效解決原來各醫療機構拆分項目收費等問題,減輕患者醫藥費用。全面規范醫保藥品、診療項目和醫用耗材“三大目錄”,加強定點醫藥機構規范管理,促進醫療新技術臨床應用,惠及更多百姓。

廣東省醫保局創新藥品醫用耗材采購機制,擴大集采覆蓋面,常態化開展集中帶量采購。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先后完成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冠脈擴張球囊等十二類醫用耗材以及三批次共541個藥品的聯盟采購。醫用耗材平均降幅58.4%,最高降幅90%,藥品平均降幅32.1%,最高降幅98%。其中冠脈支架、擴張球囊、人工關節等不少高值耗材通過集采價格進入“百元時代”,諾西那生納注射液經過醫保談判,價格從約70萬元降至3萬多元。目標在今年內實現化學藥、生物藥和中成藥,以及常用的高值耗材和低值易耗品全方位、無死角全覆蓋。

據悉,廣東省醫保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加快推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醫療保障協同治理體系、服務支撐體系等“三大體系”建設,穩步實現“穩健醫保、協同醫保、生態醫保、智慧醫保、法治醫保、安全醫保”等“六大醫保”發展目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醫療保障。

標簽: 人均財政補貼標準 大病保障 醫療救助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