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觀焦點:工信部:三大產業升級方向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

9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召開“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之“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消費品工業規模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十年來,消費品工業規上企業數量增加23.7%,達到17.2萬家,占全國工業38.5%;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比重達到27.9%;營業收入、行業利潤十年來分別增長35%和64.5%。

何亞瓊說:“特別是這幾年我國消費品工業的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及整體競爭力持續增強。我國百億規模消費品企業有150家,輕工、紡織出口額占全球30%以上?!?/p>

消費品工業三大產業升級方向


【資料圖】

消費品工業是同人民群眾生活結合最直接、最緊密的行業,是我國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涵蓋老百姓衣食居用行、育教醫康養等方方面面,在滿足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保障改善民生、吸納社會就業、擴大外貿出口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筑牢實體經濟根基的基本盤。

近年來,消費品工業領域智能制造、綠色制造、“互聯網+”協同制造取得積極進展,個性化定制模式廣泛推廣。何亞瓊表示,消費品工業是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增加值、行業利潤、出口交貨值占全部工業1/4左右,企業數、從業人數占全部工業近四成,在滿足人民群眾消費升級需求和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為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工信部提出了三個產業升級方向:

一是以產品創新引領消費升級。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圍繞健康、醫療、養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以數字化研發設計促進產品迭代更新,以自主創新創造和引領消費升級。大力發展“互聯網+消費品”,打通生產端和消費端數據鏈路,發展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推動供需高效對接和精準交付,培育形成一批新品、精品、名品,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消費需求。

二是以數字化變革助力品質升級。在服裝家紡、家電家居、食品醫藥等行業,以數字化改造推動企業提質增效,加快建設質量追溯體系,強化智慧供應鏈管理,實現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廣應用300個典型企業案例,加快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著力拓展100個新型消費場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強消費體驗,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推動實現品質變革和智能升級。

三是以優質品牌驅動競爭力升級。持續組織開展“三品”全國行系列活動,通過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新銳精品、塑造區域品牌,創建300家“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培育200家百億元規模知名品牌,提升我國優質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方面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涉及吃、穿、住、行、玩、樂、教等多個領域,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涉及20個大類68個中類,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輕工業平穩較快發展,在滿足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輕工大國的地位不斷鞏固,2021年輕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16.9%,出口突破9000億美元;規模以上企業由2012年的9.6萬家增加到11.6萬家,營業收入由17.6萬億元增加到22.4萬億元,利潤總額由1.1萬億元增加到1.4萬億元;形成290個輕工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分布在24個省份,占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40%,成為區域經濟支柱。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張曉峰介紹,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工信部主要從三個方面來推動輕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強化規劃政策引領。“十二五”“十三五”期間,相繼出臺輕工業發展規劃,制定實施家電、文教體育用品、老年用品等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推動要素資源科學配置。

二是深入實施“三品”戰略。組織開展《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編制推廣活動,發布八批共431項升級和創新產品。持續完善標準體系,輕工業現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共有6000余項,重點產品國際采標率已達95%。

三是大力推動優化升級。推動創建1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十三五”期間74家輕工企業入選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下一步,工信部將全面落實輕工業產業政策,圍繞科技創新、高質量供給、產業鏈現代化、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生態協調發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強部際協調和央地聯動,加快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睆垥苑逭f。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