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央行超額續做“麻辣粉” 呵護流動性合理充裕

訊(記者 彭揚)2022年最后一次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結果揭曉。12月15日,面對5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央行超預期開展6500億元MLF操作和20億元逆回購操作,凈投放1500億元,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資金需求。

業內專家表示,繼月初實施全面降準后,央行超額續做本月到期MLF,進一步表明了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態度。貨幣政策不改穩健取向,年底流動性也大概率保持平穩,這利于緩解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對于貨幣政策調整的擔憂。

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


(資料圖片)

央行超額續做12月到期MLF略超市場預期。中金公司(601995)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負責人陳健恒提示,此次超額續做到期MLF,是央行繼12月5日實施降準之后又一次較大規模的資金投放。12月以來,央行合計向市場釋放中長期資金約6500億元,貨幣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央行超額續做12月到期MLF,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近期同業存單利率上升較快,也一定程度刺激了機構對MLF的需求;臨近年底,央行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引導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然是主要用意。“MLF是央行投放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其超額續做為銀行提供了更多中長期流動性,這有助于推動銀行擴大中長期信貸投放力度,滿足實體經濟資金需求。”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分析稱。

“近年來,央行多在經濟承壓、流動性收緊、市場波動加大等情況下加大MLF操作規模,多含有穩定經濟增長、緩解流動性緊張、穩定市場情緒的考慮。”陳健恒說,例如,今年1-3月,在經濟承壓的背景下,各類穩增長政策綜合發力,央行同樣通過超額續做到期MLF,凈投放了4000億元中長期資金,為寬信用創造有利條件。

陳健恒認為,央行超額續做本月到期MLF,也是對近期疫情影響下經濟承壓的積極應對。

有助提振債市信心

多位業內專家提到,此次央行超額續做到期MLF,還有利于穩定金融市場情緒。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近期理財市場和債券市場波動加大,央行適時增加流動性投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伴隨央行流動性進一步釋放,債券市場信心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復。”陳健恒認為,央行流動性的釋放將進一步平抑資金面波動,利于引導同業存單等品種利率回落,而債券市場信心的修復也會逐步轉化為對債券需求的支撐。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債券市場利率走勢由貨幣政策及經濟基本面決定,并受到市場情緒和交易結構等因素的影響,近半個月來債券市場的波動顯然是后者造成的。從貨幣政策看,央行維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的意圖明顯,此次超額續做到期MLF更是凸顯出央行維護債券市場穩定、熨平市場大幅波動的鮮明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均不變,分別為2.75%、2.0%。

梁斯認為,當前企業融資成本仍在下行,降息必要性并不是很充分。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集中于加快提升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更好提振投資和消費,進而推動經濟持續企穩向上。

此外,雖然12月MLF操作利率不變,但有專家預計LPR并非沒有下行的可能性。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應繼續引導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適度下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更好地推動宏觀經濟整體好轉。

流動性將繼續維持合理充裕

展望后續,專家認為,人民銀行將繼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工具手段,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年底流動性出現大幅收緊的風險不大,貨幣市場利率也將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人民銀行此前表示,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做好年末經濟工作提供適宜的流動性環境。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貨幣政策取向沒有大的變化,預計年末市場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

“后續貨幣政策將在堅持穩健政策基調的前提下,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優化政策組合,更側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部署、使用、加力,以便于貨幣政策、流動性投放、信用傳導更為精準、高效、科學,做到精準發力、充足發力、靠前發力。”龐溟稱。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