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觀點: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呼喚新時代企業新作為


(資料圖片)

12月21日,第五屆南都智庫周正式啟幕。作為智庫周首場活動,以“新格局.新作為”為主題的2022責任中國ESG年度盛典于同日在廣州舉行,盛典揭曉40個年度創新實踐案例并發布《2022企業社會責任ESG創新趨勢洞察報告》。報告指出,低碳理念正逐漸從終端消費領域向產業上下游滲透,從頭部企業向中小企業普及;而鄉村振興也正從授人以魚轉型到授人以漁,從救濟式的幫扶到互惠共贏式的合作。

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鄉村振興……會場上一系列關鍵詞都與2022年的中國同頻共振。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一系列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而對于已經躬身入局的市場主體來說,如何將企業自身發展與整個國家的政策籌謀相協調,是必須面對的。以“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為維度的ESG,關注的正是企業環境影響、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績效,易言之,就是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2004年開始,南都就持續發起“責任中國”專題研究,十多年跟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實踐。此番2022年度盛典,南都灣財社更是首次引入ESG評價體系,對來自國內知名企業和機構的300份創新案例進行評估、梳理,激勵和推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創新做法,總結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模式和趨勢。

從綠色包裝、可降解購物袋、個人碳賬戶,到低碳工廠、綠色供應鏈、零碳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綠色低碳已成為各行業鄭重布局ESG的核心關鍵詞:頭部企業做示范,消費市場持續倒逼,行業調整已經勢在必行。以快消品和物流行業的“包裝變革”為例,2021年上海進博會期間,寶潔中國推出全新包裝的“空氣膠囊”,由100%單一可回收材料制成,無需填充、無需套紙箱、無需膠帶,用零成本零廢棄的空氣作核心資源,替代傳統紙箱加填充保護的組合,在增強保護性能的同時也可以做到40%的輕量。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每一個產業都有重做一遍的必要。各行各業在面對零碳化時,都需要新工業革命帶來的顛覆性的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企業作為微觀的生產主體,不僅要有能力持續產出高質量的產品與服務,更要把環境責任納入自身的治理結構,真真切切地為社會減碳做出貢獻、承擔責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正因為融入整個企業發展、運營的脈絡,也才有了各具特色、各顯身手的局面:零售渠道、餐飲連鎖企業潛心鉆研綠色低碳,消費行業熱衷于踐行公益責任,互聯網平臺致力推動技術普惠……而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互聯網平臺企業借由技術和流量這兩大利器,不僅為鄉村產品、產業引流、造勢,而且持續深耕,培育了一批與鄉村產業適配的新農人,這些新農人在地服務鄉村產業的同時,也實現了返鄉創業的個人價值。正如廣州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謝治菊教授所言,新農人“對于推動農產品營銷方式創新、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拓展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帶動城市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有重要價值”。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本身可以很豐富,它早已走出簡單以捐款多寡為單一衡量標準的階段,如何為社會的長遠發展作出投入、培養人才同樣是值得稱道的貢獻。

節能、科技、高效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各項創新實踐,不僅可以在終端市場為企業獲得更好的產品美譽度,為投資市場展現出更好的ESG成績,同時也因應國家宏觀發展目標。此番“責任中國ESG年度盛典”所呈現出的行業案例、趨勢也表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已經不再是一味地要求無條件付出、奉獻,更在于引導行業間的深度融合,鼓勵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有理由期待,在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下,企業立足行業特點、創新社會責任承擔,一定會有更多新作為、新成績!

社論智庫企業廣州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