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世界要聞:中國外貿規模突破40萬億元 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4年世界第一 今年外貿有望保持適度增長

1月13日,在江蘇連云港港口碼頭,一批國產小汽車在等待裝船出口海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圖

中國外貿規模突破40萬億元


(相關資料圖)

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4年世界第一今年外貿有望保持適度增長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進出口42.07萬億元,同比增長7.7%。至此,我國已連續6年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國地位,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4年居全球首位。

“總的看,2022年我國外貿實現了新的突破,進出口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績來之不易。”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鋰電池和汽車出口增速亮眼

整體而言,全年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0萬億元關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3.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進口18.1萬億元,同比增長4.3%。

“2022年外貿是在海外需求放緩、疫情和地緣沖突超預期擾動、貿易摩擦等復雜環境下實現的,規模再創新高,反映出我國外貿韌性足。”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記者。

外貿商品中,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依然是主力軍。其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比增長8.9%,機電產品進出口同比增長2.5%。

綠色低碳產品成為出口新動能,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和汽車的全年出口分別同比增長67.8%、86.7%和82.2%,增速亮眼。

從外貿主體看,民營企業作為外貿第一大主體的地位繼續鞏固,外貿“穩定器”作用持續發揮。2022年,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達到50.9%,年度占比首次超過一半,對我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到80.8%。

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增速較快

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進口0.56萬億元,同比增長4.9%。

“近年來,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跨境電商優勢和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呂大良說,海關也采取了系列措施,如推廣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支持企業設立出口海外倉等。

2022年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的第一個完整年度,相關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增長7.5%,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0.8%。

“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增速超過兩位數的達到了8個,其中對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緬甸、柬埔寨、老撾進出口增速均超過了20%。”呂大良介紹稱。

穩外貿政策仍將持續加力

展望今年外貿形勢,呂大良分析稱,在正視外貿發展面臨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要更加堅定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信心。

穩外貿政策仍將持續加力,比如支持外貿企業赴境外參展、對接洽談;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進一步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等。

周茂華認為,2023年外貿機遇與挑戰并存,外貿有壓力,但并不悲觀。盡管海外主要經濟體衰退風險上升,但2023年全球經濟仍有望保持擴張,這就意味著全球外貿“蛋糕”仍有望擴大。更重要的是,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外貿支持政策接續發力,全年有望保持適度增長。

標簽: 適度增長 國際市場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