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把消費著力點放在提高居民收入上

就業條件越好、收入增長越快、居民手中掌握的財富越多,消費的動力就越大。反之,就有可能會在消費時前思后想、猶豫不決,這樣的消費心理,是很難有效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

□譚浩俊


【資料圖】

2月19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發表《新形勢下擴大內需要與時俱進、轉換機制》演講時表示,最近幾年中國的需求側正在發生變化,生存型消費趨于穩定,消費增長更多是由發展型消費拉動。發展型消費其實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僅僅是以優惠促銷等手段刺激消費,消費總量本身不會憑空增加,甚至會加大供求波動,關鍵還是要增加居民收入。

應當說,劉世錦主任的這番話,非常理性、中肯。居民消費不是水龍頭,想不想消費,如何消費,消費多少,不是專家、學者的幾句建議就能發揮作用的。居民在消費問題上是很理性的,每花一分錢,都會計算回報。沒有回報的消費,是不會去花的。

現在一些地方為了刺激消費,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發放消費券、給予價格優惠、財政補助、扶貧等,但是,效果不明顯。原因就在于消費券需要搭配自己的財力。消費券只是在想買的時候才管用。如果家庭和個人沒有這方面的消費需求,或者對消費存在許多顧慮和擔憂,發放消費券等就有點寅吃卯糧的意思,在透支未來的消費潛力。

居民手中的錢就那么多,今天多花了,明天就要少花,甚至要花得更少。

對廣大居民來說,敢不敢消費的關鍵還是收入,亦即就業渠道的擴大、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購買力的提升。沒有就業做保證,沒有更多的收入來源,收入不能增加,居民就不敢消費、不能消費、不想消費,縱然愿意消費,也會內心充滿擔憂。

在這樣的情況下,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成了能否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關鍵。就業條件越好、收入增長越快、居民手中掌握的財富越多,消費的動力就越大。反之,就有可能會在消費時前思后想、瞻前顧后、猶豫不決,這樣的消費心理,是很難有效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的。

那么,居民收入增長的通道在哪呢?當然是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恰恰,中小微企業是目前最大的困難群體,它們首先要維持正常運行,然后才能考慮員工加薪。而過去幾年里,很多企業能夠保持員工不下崗、把基本工資發出來,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這就意味著,要想讓企業給員工加薪,讓員工能夠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費,就必須對中小微企業給予更多的支持。

為了確保中小微企業不受更大影響,不讓居民財富貶值,保持物價的穩定,尤其是房價的穩定,也是十分需要的。否則,居民的購買能力會出現下降,仍然會影響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水平,尤其會影響居民的消費信心和消費預期。所以,穩物價,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必須做好的一項工作。

標簽: 居民收入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