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災后重建怎么做?進展如何?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回應


(資料圖)

訊(記者展圣潔)8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聯合開展的“新征程上看應急”網評引導活動在北京啟動。在隨后的集體采訪中,針對當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點,應急管理部救災司進行了回應。

應急管理部救災司應急指揮專員(正司局長級)周偉表示,今年以來,國家自然災害形勢嚴峻,京津冀極端強降雨、東北暴雨洪澇災害、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等,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我們主要是做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如預撥救災資金、做好受災群體的集中安置,確保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夠回家或搬進新居。”

“針對今年的災情,我們提前啟動響應,入汛以來,累計啟動國家級救災響應9次,甚至出現了連著6天一天一響應的情況,這在歷史上很少見。同時,派出多批工作組深入一線,實地查看災情。根據災情實報,及時開展救災資金測算,累計發放生活救助資金23.8億,這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的。我們還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轉移安置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通知》《關于做好中央救災物資發放使用管理相關工作的函》,指導受災地區做好災后重建工作,并開展面對面、‘一對一’政策宣講指導。此外,我們還派出專家組,指導京津冀地區開展災害損失的綜合評估。”他說。

“接下來,我們會加強對受災地區群眾的支持力度,個別住房可能還在水里,無法翻蓋、修繕,要保證群眾溫暖過冬。另外,積極開拓救災救助加金融保險的新模式,發揮災害民生保險的作用,強化救災救助的精細化管理,提高救災信息化水平。”周偉說,“目前為止,受災地區基本生活安置各方面都比較平穩有序。”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