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及時調整和公開對外貿易負面清單


(資料圖片)

訊(記者吳為)記者1月3日從全國人大常委會獲悉,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對對外貿易法修正案草案進行分組審議時,委員們總體贊同刪去第九條關于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的規定。有委員建議,對小微企業從事對外貿易進行指導規范,及時調整和公開負面清單。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認為,刪除這一條符合實際和形勢需要,也具有實踐基礎,目前自貿區已經進行了試點,過去靠登記備案制度,通過抓貿易主體來防止走私、管理外匯,現在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得益于技術手段發展,海關、外匯部門可以通過大數據、電子標簽等全過程追蹤貨物和交易信息,便于管理。此外,跨境電子商務的出現,提升了對外貿易的廣泛性,再通過備案方式管控意義并不大。

談及下一步工作,呂薇指出,在全國開放與在自貿區試點是有所不同的,建議商務部門牽頭配套出臺指導意見,對小微企業從事對外貿易進行指導規范,防止出現無序情況。同時要及時調整和公開負面清單。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歐陽昌瓊同意通過修法取消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這個規定,但在他看來,這次修法只涉及這一條,并不涉及對外貿易法的其他修改,在工作中還有兩個問題值得研究。一是取消備案登記以后,主管部門對外貿企業的監管由過去的市場準入為主如何轉型?放寬準入限制以后,監管工作如何落到實處?二是工作的銜接協調問題。取消備案登記以后,海關的信息從哪里來?海關辦理外貿企業進出口貨物的報關驗放手續依據什么信息?

歐陽昌瓊認為,主管部門與海關等有關部門工作上的協調銜接和信息共享問題要研究解決好,不能簡單一“刪”了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巍提出,對外貿易法修改早已列入立法規劃,目前司法部正在對該法修正草案進行最后的復核。鑒于此,他認為如果該法近期內可以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此次單獨對第九條的修改可以考慮納入對外貿易法的總體修改工作中去,以避免出現短期重復就同一部法律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提請審議的情況。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許安標提出,對外貿易法第三章涉及技術進出口管理等內容,人大常委會已經審議通過出口管制法,在技術進出口管理方面有不少新的制度。許安標認為,應該使這些法律規定之間更好地銜接起來,本次修改之后,考慮對對外貿易法相關的其他有關制度和內容,根據新的形勢和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標簽: 對外貿易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