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天天最新:積極為經濟持續恢復做好準備,提振市場信心和活力


(資料圖)

從元旦假期人們釋放出的活力看,人們有強烈的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念。我們應該積極把握,為經濟重啟做好各項準備,為經濟有序高效的循環護航和加油。

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北京、武漢、上海、長沙、石家莊、重慶等城市出現了人潮洶涌的跨年歡慶活動,一些主要景點以及海南度假區也人滿為患。顯示出人們期待并享受新生活的熱情,但我們也要做好后疫情時代的諸多準備工作。

從具體結構看,元旦期間選擇跨省旅游人數增多,數據顯示,近60%的攜程用戶選擇跨省游,異地酒店訂單從去年同期的51.3%上漲至67.6%。這也體現在了航空運輸方面。元旦各大機場客運量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運量前十的機場客運量同比增長20%;從價格來看,國內機票單程含稅均價達901元,同比增長35%。

過去三年,疫情導致旅游半徑減小,為了避免隔離等不確定性風險,人們主要選擇城市周邊游或省內旅游。目前,部分城市疫情高峰剛過,人們就開始選擇跨省游,表明人們渴望釋放三年來被抑制的遠游熱情。這種熱情將會隨著全國疫情過峰后而被大規模釋放出來。

從其他國家放開后的表現看,人們首先會進行補償性消費。當放開后,出門遠游成為對過去長期居家的一種心理補償,形成報復性消費現象。比如去年美國春季放開后的旅游高峰一直延續到夏季暑期結束。旅游需求集中釋放會導致服務供不應求,商戶會趁機漲價以盡量彌補過去三年的損失,這也是引起美國通脹的原因之一。

針對這種現象,國內應該關注旅游業價格上的幅度,避免過度漲價刺激更多游客出國旅游,將積累三年的旅游消費需求“出口”出去,降低國內旅游市場反彈的可持續性。因此,各地應該監管景區門票、餐飲、住宿等價格,重視旅游供給質量的提升(考慮到過去三年市場低迷可能引發供給質量降低),提高國內中高端旅游產品的性價比,短暫的供不應求不應該成為行業殺雞取卵的理由,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是后疫情時代的必然之路。

在后疫情時代,年輕人喜歡各類社交活動是各國普遍出現的現象。因此,在放開初期階段,會有巨大的情緒釋放,尤其是群體性的自由聚集需求猛增。比如一些城市雖然沒有舉辦跨年活動,但不妨礙年輕人在寒冷的天氣里聚在一起迎接新年。各地政府應該有組織地滿足年輕人這種需求,主動安全地疏導這類需求的釋放,避免出現安全問題。隨著春節臨近,年輕人將煙花作為后疫情時代釋放情緒的工具,因此,各地政府應該盡快提前就煙花燃放地段和時間做出安排,并加以公告,避免放煙花成為“貓鼠游戲”。目前有部分城市已經做出安排。

此外,隨著春節臨近,會出現中國每年一次的人口大規模流動,即使在非疫情時期,春節后往往因為返工時間不一致而出現短暫的用工荒現象。在疫情仍然存在的當下,大規模返鄉潮可能會加劇春節后返工率較低的現象,從而為節后經濟重啟增加一些勞動力變數。在勞動力流入的城市,應該率先出臺一些“穩崗留工”政策,尤其是制造業和物流等行業應該重點關注,鼓勵就地過節,加快返崗復工。此外,節后全國各種學校均會復課,再加上各種特殊行業與勞動密集型工廠的抗原需求可能猛增,應該有所儲備,避免出現供應緊張。

雖然第一波疫情還沒有結束,但從元旦假期人們釋放出的活力看,人們有強烈的恢復正常生活的信念,尤其是年輕人群體和中產階級都有消費的欲望。我們應該積極把握住積壓三年的消費動力,避免供需扭曲破壞人們的消費熱情,阻礙經濟良性循環。只有為經濟重啟做好各項準備,才能為經濟有序高效的循環護航和加油,最終重振市場信心和活力。

標簽: 市場信心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