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播報:大增4.9萬億!1月信貸數據很紅火,M2增速創6年新高,專家全面解讀
2月10日,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1月金融統計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1月信貸增長如期實現“開門紅”,總量與結構雙雙好轉,社融增量規模顯著回升。當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創下單月新高,同比多增922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5.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億元。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當月M2同比增速創下自2016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資料圖)
受訪專家指出,1月信貸社融全面走強,充分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見效與企業預期的好轉,經濟運行向好趨勢得到鞏固。可以相信,隨著疫情等擾動因素消退疊加政策持續加力,一季度寬信用還將持續發力。但要注意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不足,全年信貸的不確定性或在居民側,居民在消費端及地產端的擴表或將成為全年經濟的“壓艙石”。
1月信貸增長如期“開門紅”
今年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打破去年1月記錄,創下單月歷史最高值,符合甚至超出市場預期。在多位專家看來,當月信貸數據大增是市場預期回升,年初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強調“適度靠前發力”,銀行前期項目儲備充足等多因素疊加下的結果。
從信貸結構看,企業部門的信貸需求強于居民部門。數據顯示,1月份,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12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585億元。
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為1月信貸數據“挑大梁”。天風證券(601162)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表示,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需求繼續改善,或受政策支持和基建發力等因素影響。基建方面,今年專項債發行節奏繼續前置,超過去年同期。基建的配套融資需求繼續對年初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支撐。制造業方面,政策繼續發力疊加今年企業預期快速修復,企業內生融資需求開始回升。
不過,當月居民消費和投資意愿依然不足。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消費仍需金融政策支持與呵護,以有序擴大金融支持消費信貸的規模、穩步降低個人消費信貸成本、提振居民消費能力與意愿。
國金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樊信江認為,當前地產銷售整體仍處于底部修復階段,預計在一季度各省市促進住房消費、降低首套房利率、一城一策放松認購等系列政策落地后,地產銷售有望緩慢回暖,拉動居民中長期信貸規模回升,但修復幅度仍需持續觀察。
企業債拖累社融增量
1月份,社融增量規模顯著提升,但未及去年1月的6.17萬億元單月歷史最高規模,從社融增量結構看,企業債券融資仍是當月主要拖累項。
數據顯示,1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93萬億元,同比多增730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31億元,同比多減1162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486億元,同比少4352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4140億元,同比少1886億元。
年初財政靠前發力明顯,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前置,1月政府債融資保持平穩。據中泰證券(600918)研究所統計,1月地方債共計發行6435億元。截至2月3日,各地披露的2-3月地方債計劃發行規模共計11565億元。
對于企業債券融資,中信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程強表示,1月理財市場的贖回壓力有所緩解,但是尚未出現大規模回流,信用債利率依舊處于相對較高位置,因此企業發行債券的意愿較低。此外,當月外幣貸款的減少,主要在于發達經濟體加息導致外幣利率偏高,對社融增速產生一定的拖累。
春節錯位因素造成住戶存款多增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當月M2同比增速超過去年11月數據,創下自2016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1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個和8.6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經營和投資活動進一步修復。值得注意的是,當月M1與M2的剪刀差較2022年12月份顯著縮小。
此前,居民儲蓄存款的大幅上升使得去年四季度M2同比增速持續高增,也導致了M1與M2增速的背離。隨著疫情擾動減小,居民存款能否向企業存款回流備受業界關注。
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6.87萬億元,同比多增3.0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7155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682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01萬億元。
對于當月人民幣存款的多增,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告訴記者,除去銀行貸款等資產業務派生存款以外,春節錯位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1月末時春節假期已結束,現金陸續回流銀行體系并形成存款。春節因素還造成了住戶存款的多增。較多企業有春節前支付年終獎、過節費的習慣,因此1月會有大量企業存款轉化為居民存款。
中金公司(601995)研報認為,今年可能依然缺乏足夠多的優質資產來吸納和分流存款資金。存款增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融資需求是否強烈。如果房地產的融資需求不強,“資產荒”的局面可能依然是難以明顯改善。
樊信江認為,全年信貸的不確定性或在居民側,居民在消費端及地產端的擴表或將成為全年經濟的“壓艙石”及社融增速的引擎。
標簽: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寧夏林草局全面實現全程網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展濕地健康水生態調研并召開討論會
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 2022廣東候鳥護飛行動正式啟動
排行
精彩推送
- 當前播報:大增4.9萬億!1月信貸數據很紅火,M2增速創6年新高...
- 天天消息!“開門紅”成色足 4.9萬億元 1月新增信貸創新高
- 微速訊:4.9萬億元信貸投放重點流向解碼:國有大行精準賦能制...
- 熱訊:破解中小微直接融資難
- 2022年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 世界熱頭條丨穩投資務必錨定高質量
- 今日聚焦!1月信貸創紀錄 “開門紅”如期而至
- 我國居民消費活力強勁恢復
- 熱點評!1月信貸創紀錄 “開門紅”如期而至
- 世界球精選!近5萬億元信貸投放創單月新高 經濟復蘇力度增強...
- 環球快資訊:信貸“開門紅”規模或創記錄
- 2022年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 破解中小微直接融資難
- 焦點觀察:去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今年國際收支將...
- 【世界時快訊】商務部:對外開放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 當前焦點!商務部:對外開放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 今日看點:1月信貸“開門紅”,企業新增信貸復蘇領先于居民
- 環球今頭條!1月信貸“開門紅”,企業新增信貸復蘇領先于居民
- 央行:消金、理財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納入金融統計,貸款余額8...
- 4.9萬億元,歷史新高
- 世界微動態丨4.9萬億元,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行業活動】關于參加2023年企業會長聯席(擴大)辦...
- 世界即時:2023新機遇:從美國任性到中國韌性
- 環球視點!【行業活動】關于參加2023年企業會長聯席(擴大)辦...
- 當前時訊:國資委:央企要推動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產業快速發...
- 世界快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
- 世界最資訊丨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2023年價格工作多重信號
- 全球即時:國資委:央企要加大在糧食、能源、戰略性礦產資源...
- 全球播報:告別冰桶挑戰!漸凍癥患者:穿上這個,我的手臂就能...
- 【天天新視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
- 當前最新:國資委:央企要加大在糧食、能源、戰略性礦產資源...
- 環球速訊: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部署2023年五大工...
- 全球觀察: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部署2023年五大工...
- 天天關注:伍浩任國家發改委秘書長
- 天天熱訊:最低工資標準,多地宣布上調
- 世界今日報丨最低工資標準,多地宣布上調
- 世界看熱訊:全力以赴拼經濟!又一省份出臺舉措,消費投資仍...
- 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牽頭起草的《科技評估質量控制規范》和《...
- 頭條: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應...
- 全球首個汽車全產業鏈碳足跡信息公示平臺發布!
- 當前信息:商務部:2022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859.4億元 增長7.2%
-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應對新挑...
- 商務部:2022年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9853.7億元人民幣,增長5.2%
- 當前熱議!商務部:2022年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9853.7億元人民幣...
- “能量”指標向好釋放工業經濟回暖信號
- 招工忙用工旺 經濟回暖信號強
- 蓄勢聚力 新基建春風得意馬蹄疾
- 全球今熱點:央行:加強金融控股公司關聯交易監管
- 世界簡訊:“能量”指標向好釋放工業經濟回暖信號
- 今頭條!“能量”指標向好 釋放工業經濟回暖信號
- 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 環球微動態丨“能量”指標向好 釋放工業經濟回暖信號
- 全方位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新增貸款風險損失補償最高為80%
- 世界快訊: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價格工作視頻會議強調 2023年強...
- 每日視訊:金融促消費需補短揚長
- 世界看點:市場監管總局:著力破除 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
- 世界熱點!多部門解讀培育扶持 個體工商戶“31條措施”
- 天天通訊!全方位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新增貸款風險損...
- 外交部發言人介紹中方援助情況
- 全球視訊!市場監管總局:著力破除 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
- 天天熱訊:加強人才培育 積蓄市場發展動能
- 播報: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價格工作視頻會議強調 2023年強化...
- 【天天熱聞】央行營管部:北京銀行等3家銀行自2023年起納入碳...
- 天天最資訊丨央行營管部:北京銀行等3家銀行自2023年起納入碳...
- 【環球新要聞】3月1日開始實施!《金融控股公司關聯交易管理...
- 天天快訊:去年罰沒7.84億!反壟斷接下來反什么?官方透露五大重點
- 每日速訊: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發八文:開年紅,信心增
- 焦點精選!中國外貿企業開年忙 為全球經濟復蘇添動力
- 世界快資訊:去年罰沒7.84億!反壟斷接下來反什么?官方透露...
- 3月1日開始實施!《金融控股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出爐,新...
- 中國外貿企業開年忙 為全球經濟復蘇添動力
- 癌癥難題有望解決!研究人員破解了一群“作弊”細胞
- 環球觀速訊丨便民辦稅繳費舉措再上新 納稅人繳費人減負擔增便利
- 發改委召開全國價格工作視頻會議 部署做好2023年價格工作
- 環球播報:發改委召開全國價格工作視頻會議 部署做好2023年價格工作
- 【新要聞】商務部:美方“盜版惡名市場名單”結論不客觀不公正
- 學術頭條:華人科學家獲沃爾夫獎,《柳葉刀》發文稱北京新冠...
- 最新快訊!商務部回應美方惡名市場名單:結論不客觀、不公正
- 精彩搶先看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中國預制菜產業白皮書》
- 預制菜灣區機遇問道?第五屆深圳餐博會三場預制菜峰會論壇干...
- 【全球播資訊】商務部回應美方惡名市場名單:結論不客觀、不公正
- 環球熱門:外交部:中國始終堅持越發展越開放
- 天天微資訊!外交部:中國始終堅持越發展越開放
- 今日要聞!政策托底獨木難支寬信用拐點
- 【瞰全球】中國經濟釋放活力和潛能 外資持續“加倉”中國
- 【瞰全球】中國經濟釋放活力和潛能 外資持續“加倉”中國
- 「宅家吃飯」完成千萬級 天使輪融資
- 全球聚焦:海報:中國經濟“含綠量”顯著提升
- 全球觀速訊丨海報:中國經濟“含綠量”顯著提升
- 全球聚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舉行 部署五方面...
- 【世界新要聞】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舉行 部署五...
- 世界頭條:RCEP 生效一周年:貿易新增量成為“經濟烏云”下的光亮
- 百事通!全球維度看中國經濟這三年,讓數據說話
- 天天新消息丨冷水游泳:養生還是傷身?
- 投資便利化談判加緊,將于2023年上半年達成協議草案
-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召開 2023年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 今日關注:RCEP 生效一周年:貿易新增量成為“經濟烏云”下的光亮
- 2022年第二季度,中間產品出口持續增長
- 每日熱文:2022年全國依法辦結各類壟斷案件187件,罰沒金額7.84億元
- 環球熱訊:2022年全國依法辦結各類壟斷案件187件,罰沒金額7.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