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中汽協:2月汽車產銷雙增 促消費及車企降價功不可沒!【SMM專題】-天天視點

3月10日,中汽協發布2月汽車數據以及動力電池月度數據,2月汽車市場相1月明顯回暖,產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回顧前兩個月整體表現,車市依舊有所承壓......本文SMM整理了中汽協2月及1~2月汽車產銷以及動力電池裝車量、汽車出口方面的數據,具體如下:

汽車方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月汽車產銷雙增 但1-2月累計汽車產銷均跌超10%

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3.2萬輛和197.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7.5%和19.8%,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3.5%。因去年同期及今年1月均為春節月,基數相對較低,疊加2月各地陸續出臺汽車促消費及車企降價促銷等政策影響下,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明顯增長。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62.6萬輛和362.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5%和15.2%。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2萬輛和52.5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48.8%和55.9%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2萬輛和52.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8%和55.9%,市場占有率達到26.6%。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7萬輛和9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1%和20.8%,市場占有率達到25.7%。

2月汽車出口延續良好態勢

2月,汽車企業出口32.9萬輛,環比增長9.4%,同比增長82.2%。分車型看,乘用車本月出口27.1萬輛,環比增長8.3%,同比增長85.8%;商用車出口5.8萬輛,環比增長15.1%,同比增長67.2%;新能源汽車出口8.7萬輛,環比增長5.3%,同比增長79.5%。

1-2月,汽車企業出口63萬輛,同比增長52.9%。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52.2萬輛,同比增長57.7%;商用車出口10.8萬輛,同比增長32.9%;新能源汽車出口17萬輛,同比增長62.8%。

中汽協:今年前兩個月汽車累計產銷較同期明顯回落 需要相關政策持續提振

據中汽協消息,2月,因去年同期及今年1月均為春節月,基數相對較低,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明顯增長。其中,乘用車產銷呈兩位數增長,商用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延續良好表現。當前,國內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釋放,去年底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出形成提前消費的影響,我國汽車消費恢復還相對滯后,前兩個月累計產銷較同期有明顯回落。同時考慮到當前影響汽車消費國內外環境仍非常復雜,我國汽車工業穩增長任務依然艱巨,需要相關政策持續提振,助力汽車工業平穩運行,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

動力電池方面

2月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30.5% 前兩個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3.3%

2023年2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1.5GWh,同比增長30.5%,環比增長47.1%。其中三元電池產量14.6GWh,占總產量35.1%,同比增長25.0%,環比增長48.3%;磷酸鐵鋰電池產量26.8GWh,占總產量64.7%,同比增長33.7%,環比增長46.3%。

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69.6GWh,累計同比增長13.3%。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產量24.4GWh,占總產量35.0%,累計同比增長8.5%;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45.1GWh,占總產量64.8%,累計同比增長16.2%。

2月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增長60.4% 前兩個月三元電池裝車量同比下降7.5%

2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21.9GWh,同比增長60.4%,環比增長36.0%。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6.7GWh,占總裝車量30.6%,同比增長15.0%,環比增長23.7%;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5.2GWh,占總裝車量69.3%,同比增長95.3%,環比增長42.2%。

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38.1GWh,累計同比增長27.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12.2GWh,占總裝車量31.9%,累計同比下降7.5%;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25.9GWh,占總裝車量68.0%,累計同比增長55.4%。

出口方面:

2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電池出口共計9.4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6.6GWh,占總出口69.6%;磷酸鐵鋰電池出口2.8GWh,占總出口30.1%。

1-2月,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電池累計出口達17.4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出口11.9GWh,占總出口68.7%;磷酸鐵鋰電池累計出口5.4GWh,占總出口31.0%。

“湖北東風”引領燃油車降價熱潮 汽車全面降價時代來臨?

近日,“去湖北搶車”的話題沖上熱搜,3月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東風系汽車成為補貼主要對象,包括東風本田、東風雪鐵龍、東風日產、東風風神、東風標致等,補貼最高達9萬元。

該消息爆出之后,當地東方雪鐵龍經銷商表示店里幾乎是“人滿為患”。而這場降價戰隨后快速席卷全國各地,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已經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這場價格戰,最高優惠超過10萬元。品牌官方活動、地方經銷商促銷以及直接降價,抵現等優惠方式層出不窮。

究其原因,一方面,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掀起了降價潮,對于燃油車而言意味著競爭更為激烈,要么迅速選擇轉產新能源汽車,要么便是采用大幅降價的方式應戰;另一方面,7月1日后國6A無法上牌同樣是促使燃油車企瘋狂“拋售”庫存的另一誘因。目前,有消息稱,譬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都國六A都已經無法上牌。因此,車企降價促銷也是清庫存的另一手段。

對于此輪車企降價潮是否會影響到后市車市長期價格走勢,崔東樹表示,從長期來看的話,這種短期促銷的影響會逐步淡化,因為這種促銷活動并不是針對全系列、全面的推動,企業投入優惠的資金也相對有限,因此促銷結束后會如同”雙十一“一般回歸正常狀態,不會對車市帶來嚴重的后遺癥。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促消費作為今年國家經濟的工作重點,汽車消費對于各省市而言,是其完成“促消費”性價比極高的一大方式,因此,在車企降價潮來臨之際,又有多個省市繼續發布促進汽車消費等各種措施。

威海市商務局近日聯合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印發2023年威海市汽車、餐飲消費券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決定開展威海市汽車促消費活動。活動時間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總金額為1000萬元。

具體購車優惠標準如下:

購買新能源車,所購車輛價格為20萬元及以上,每輛發放消費券6000元;10萬元以上不足20萬元,每輛發放4000元消費券;不足10萬元,每輛發放3000元消費券。

購買燃油車,所購車輛價格20萬元及以上,每輛發放消費券5000元;10萬元以上不足20萬元,每輛發放3000元消費券;不足10萬元,每輛發放2000元消費券。

報廢舊車購置新車,每輛車增加1000元消費券。

此外,成都高新區汽車消費促進月啟動,將發放超千萬消費券、舉辦系列展會聯動活動、實施汽車消費專項補貼、發布商貿服務業和會展業建圈強鏈政策。本次汽車消費券活動共設置3檔消費補貼:單車購車價格20萬以內,每輛車可申領補貼3000元;單車購車價格20萬元(含)-40萬元以內,每輛車可申領補貼5000元;單車購車價格40萬元(含)以上,每輛車可申領補貼8000元。

在陜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的《進一步提振信心恢復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還提到,要著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萬億級產業集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數字創意、相關服務業等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布局生命健康、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快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光伏裝備、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步伐,力爭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聚焦重點產業鏈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加快構建產業鏈集群。

而3月9日,沈陽方面發布《關于開展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財政補助資金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對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建設補貼,并對企業研發新車型和擴大新能源整車生產規模進行獎勵。

補貼標準如下:

1. 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建設補貼。對2022年年度內(自1月1日到12月31日,下同)固定資產投資額達50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核心零部件技術改造項目、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新建項目,建設期內按申報當期項目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給予投資補貼,補貼上限不超過500萬元。

2. 企業研發新車型獎勵。我市整車企業新開發并上市銷售的新能源乘用車、貨車、客車產品,在2022年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新車型,按年度單個車型100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年度獎勵額度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3. 企業擴大新能源整車生產規模獎勵。對2022年年度內,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含)3000輛的我市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獎勵300萬元,銷售量每增加1000輛獎勵80萬元,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含)500萬元;新能源客車銷售量超過(含)200輛的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獎勵100萬元,銷售量每增加100輛獎勵30萬元,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含)500萬元;新能源物流車及專用車銷售量超過(含)500輛的新能源物流車及專用車生產企業獎勵50萬元,銷售量每增加100輛獎勵10萬元,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含)200萬元。

4. 公共充(換)電設施建設及運營補貼。對2022年年度內我市投資建設并投入運營的公共充(換)電設施,通過專家組審查并接入遼寧省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監管平臺后,按照直流充電設施300元/千瓦、交流充電設施100元/千瓦、換電設施600元/千瓦的補貼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換電設施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座。充換電設備裝機模塊總功率與外電容量不符時,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則進行補貼。對于集光伏發電、儲能、充電為一體的示范站,在建設補貼的基礎上,按照投資額1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不超過50萬元/座。對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服務的公共或對外開放充(換)電設施經營企業,按照0.1元/千瓦時給予運營補貼。

.......

在政策面持續利好的背景下,有專家表示,隨著多種促消費措施落實顯效,消費將更好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去湖北搶車”沖上熱搜 車企價格戰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3月車市增量可期?【SMM專題】

多番利好刺激 未來汽車消費仍離不開政策支持?

正如前文中汽協提到的,當前影響汽車消費國內外環境仍非常復雜,我國汽車工業穩增長任務依然艱巨,需要相關政策持續提振,乘聯會秘書長也同樣提出了相似的意見,他表示,2023年汽車行業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外部環境艱難,汽車行業運行出現更加復雜的特征。在產業大變局時期,需相關政策引導和支持。

同時,其表示,今年汽車消費面臨整體的促銷政策斷檔,新能源國家購置補貼和燃油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齊齊退出,今年6月車市預計基數偏高,建議從6月開始推出一定的穩增長車購稅優惠等政策,平滑高基數壓力,并為四季度的強增長奠定良好政策基礎。

廣汽集團(601238)總經理馮興亞也在此次兩會期間表示,在補貼及減稅政策大面積退坡、消費者對大宗商品消費欲望尚未恢復的背景下,建議國補政策向需求側戰略轉型,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持續補貼,直接將優惠補貼給消費者,并延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

同樣提出類似建議的還有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其表示,政策補貼退出會對今年一季度甚至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車市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是可控的,新能源滲透率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苗圩同時建議,將計劃于今年年底退出的新能源汽車購置減免政策繼續延續。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000625)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針對稅收更是表示,建議將2.0L及以下排量的汽車消費稅稅率減半;將車輛購置稅、汽車消費稅合并,保留一個稅種,并增加地方財政留成比例。

同時,針對當前車市的消費情況,也有業內人士擔心在車企促銷刺激下,3月市場銷量預計有脈沖式回暖,但消費意愿依舊不高,降價帶來的觀望情緒難以消退,4月車市目前看來難言樂觀。激活市場需要時間,也需要合理的汽車消費支持政策。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