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國家賬本”,今年近50萬億支出,從哪出,花到哪|當前簡訊
【資料圖】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小組會議,審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這份預算報告也被形象地稱為“國家賬本”。新的一年,財政支出的發力重點又在哪些領域?哪些人、哪些市場主體將從中受益?
2023年財政預算報告指出,匯總中央和地方預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7300億元,增長6.7%,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余19030億元,收入總量為236330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5130億元,增長5.6%,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1萬億元以上。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突出加力提效,加力主要體現在擴大財政支出規模。赤字率擬按3%左右安排,比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赤字規模38800億元,比2022年增加5100億元。專項債發行限額擬按38000億元安排,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
預算報告明確,今年將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基本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其中,教育支出最多,占到15.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14.3%;衛生健康支出占8.8%。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中央財政預計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8億元,增加5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健康方面,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達到每人每年89元。
在減稅降費方面,今年預算報告提出“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要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準性針對性,突出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創新能力。預算報告指出: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階段性降至1%,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方面,完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體系,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專項試點,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安排65億元,增加20億元,推進建設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高地。產業基礎再造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安排133億元,增加44億元。延續實施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等。
在擴大國內需求方面,財政收支政策中包括流通保供體系建設、貨運樞紐補鏈、縣域商業建設、外貿新業態、自貿區建設等領域。
標簽: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寧夏林草局全面實現全程網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展濕地健康水生態調研并召開討論會
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 2022廣東候鳥護飛行動正式啟動
排行
精彩推送
- 翻看“國家賬本”,今年近50萬億支出,從哪出,花到哪|當前簡訊
- 即時看!發揮科技創新驅動力作用
- 44萬億元消費市場如何持續發力-全球今熱點
- 每日熱聞!發揮科技創新驅動力作用
- 今熱點: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 引領支撐作用
- 提升金融服務能力 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全球訊息
- 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 引領支撐作用
- 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獨家
- 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_當前播報
- 共筑誠信消費環境 提振金融消費信心
- 共筑誠信消費環境 提振金融消費信心-世界快播報
- 今日熱聞!2月信貸延續“開門紅”態勢 居民信貸需求邊際改善
- 2月信貸延續“開門紅”態勢 居民信貸需求邊際改善
- (經濟)商務部回應美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特別指定國民清單...
- 天天滾動:2月金融數據出爐
- 2月金融數據出爐
- 2月新增信貸創同期歷史新高,“居民弱、企業強”結構有望改善
- 2月新增信貸創同期歷史新高,“居民弱、企業強”結構有望改善...
- 2月金融數據出爐,M2同比增長12.9%,創七年新高,解讀:寬信...
- 外媒: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傳遞積極信號|看熱訊
- 環球速訊:外媒: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傳遞積極信號
- 2月信貸延續“開門紅”態勢,居民信貸需求邊際改善
- 天天頭條: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地“真金白銀”...
- 環球微資訊!2022年中國經濟成績單可圈可點 六大關鍵詞詮釋...
-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地“真金白銀”促消費
- 2月信貸延續“開門紅”態勢,居民信貸需求邊際改善 熱資訊
- 環球熱推薦:發改委社會司召開一季度社會領域形勢分析部門座談會
- 要聞:2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6
- 《“數字+醫療”產業融合發展的挑戰與機遇》圓桌對話順利舉行
-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張緒穆:小分子藥物是春天-世界看點
- 2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6 環球資訊
- 《2023-2027全球數字醫療產業經濟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John R. Speakman:肥胖已成為全球大流行病
- 熱推薦:國家發改委:愿為跨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一流營商環境
- 世界觀點:邁瑞醫療華南區總經理黃先胤:中國醫療工業亟需打...
- 孫海波:2023全球數字醫療創新生態峰會是一件大事和喜事
- 諾獎得主Carol W Greider:東莞濱海灣新區在大灣區具有獨特...
- 國家發改委:愿為跨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一流營商環境 熱訊
- 每日熱門:馮彬:東莞市未來將全力建設大灣區一流水平的智慧...
- 諾亞財富:企業必須做好數字化,才有可能在市場具備競爭力
- 諾亞財富發布《中國財富人群情緒指數(2022)》報告
- 環球熱消息:中消協總結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工作:必要時將提...
- 中消協總結不公平格式條款點評工作:必要時將提起公益訴訟-每...
- 就業開啟新賽道
- 就業開啟新賽道
- 點評霸王條款!涉及十大消費領域、54個突出問題-環球快訊
- 中消協:運用建議、約談、公開曝光等手段深化不公平格式條款...
- 中消協:運用建議、約談、公開曝光等手段深化不公平格式條款...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
- 促消費,最強補貼來襲|世界速訊
- 【圖說兩會】韌性足 信心強 前景好!在華外企持續“唱多”...
- 環球最資訊丨促消費,最強補貼來襲
- 擴內需促消費是重點,多城正發放消費券
- 推動消費加快復蘇,要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
- 【當前獨家】提升硬核科技實力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 發揮數字經濟帶動就業的杠桿效應
- 全球觀察:建議國家層面成立消費促進領導小組
- 環球聚焦:擴內需促消費是重點,多城正發放消費券
- 提升硬核科技實力 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全球熱門
- 環球焦點!推動消費加快復蘇,要想方設法提高居民收入
- 關注近期財經關鍵詞:特斯拉、央企、人工智能 當前觀察
- 每日視訊:關注近期財經關鍵詞:特斯拉、央企、人工智能
- 諾亞財富2023年二級市場高峰論壇暨年度首場財智全球金融論壇...
- 諾亞財富:投資的邏輯需根據全球經濟走向順勢而為
- 諾亞財富子公司歌斐資產聯合發布重磅白皮書
- 外交部:期待各國與中方一道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
- 每日速訊:外交部:期待各國與中方一道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
- 政協委員建議在農村淘汰老頭樂,對主動進行升級置換的村民可...
- 天天即時看!政協委員建議在農村淘汰老頭樂,對主動進行升級...
- 今日關注:銀登中心:常抓不懈加強信貸資產證券化信息登記質...
- 工信部公示2020-2022年度補助資金預撥等情況
- 世界信息:多家央企總部實現“碳中和”、100%綠電辦公
- 全新戰略、全新形象、全新布局,一個全新的魅族強勢回歸
- 多家央企總部實現“碳中和”、100%綠電辦公
-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
- 《2023-2027全球數字醫療產業經濟發展藍皮書》將重磅發布!全...
- 全新戰略發布,融合后的星紀魅族能否成為行業顛覆者?
- 環球熱議: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屈冬玉
-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
- 多措并舉釋放消費活力(融視點·小經跑兩會)-天天觀速訊
-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
- 焦點快報!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 “高質量充分就業”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
-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
- 探索更多金融創新試點 賦能實體經濟
- 提振信心 資本與實體經濟高質量循環動能強勁
- 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快看
- “高質量充分就業”可拉動消費擴大內需 天天熱頭條
- 跨國公司關注中國兩會—— 發展有信心 投資要持續-世界最新
-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員張建平:進一步優化外...
- 世界今頭條!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 探索更多金融創新試點 賦能實體經濟 全球信息
- 世界速讀:保障新業態勞動者權益,首先要算好各方“經濟賬”
- 全球關注:北京、廣州發布重大政策!利好新能源車、消費、旅游
- 天天熱議:北京、廣州發布重大政策!利好新能源車、消費、旅游
- 世界觀熱點:我國市場監管建立重大案件聯動查辦機制
- 民盟中央:增加征信行業有效供給,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環境|全球...
- 民盟中央:強化貸款中介監管,防范潛在金融風險 當前聚焦
- 我國市場監管建立重大案件聯動查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