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信息:制定政府采購新技術新產品實施細則

編著按: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本次兩會,許多代表委員圍繞科技創新的話題展開討論,希望從這個春天出發,錨定目標,勇攀高峰,破解難題,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全國人大代表韓其芳:


(資料圖)

制定政府采購新技術新產品實施細則

本報訊記者吳敏報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監督科科長韓其芳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基層技術人員。全國兩會期間,韓其芳帶來了一份《關于加快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運用的建議》。

韓其芳表示,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新科技成果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新突破、新成果。其間,民營企業積極圍繞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開展重大科技創新聯合攻關,突破了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韓其芳提到,國家已出臺多項法規政策予以推進,但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運用依然面臨諸多困難。他說,新產品替代老產品并不容易,客戶對新產品的認知不夠、報批風險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尤其是決策者存在“用了怕出事”的保守思想,制約了民營企業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韓其芳進一步提出,民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快慢,與國家出臺或完善相關標準規范的進度有關。他認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產品質量一頭連著生產環節,一頭連著消費環節,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不僅關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的滿足,更關系到內需潛力能否被有效釋放。我國多數行業長期采用技術引進式發展,在技術發展、運用等方面標準化的基礎還比較薄弱。高質量發展最基本的要求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與標準,質量標準體系的不健全,標準化的執行、實施不到位,直接限制了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針對以上問題,韓其芳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解決制約民營企業創新成果推廣運用中的信息不對稱、供需兩端不通暢的問題。進一步加強新技術、新產品鑒定和省優秀新產品獎評選的權威性,確立民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應有地位。進一步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定期召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峰會暨民營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建立民營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平臺,及時發布科技創新成果的優勢,幫助企業擴大新產品市場影響力,形成全社會更加重視科技成果運用的良好氛圍。

政府應當高度重視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支持民間組織創新建立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廣運用基金會,加強推廣運用的指導。

二是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標準規范,積極引導民營企業與央企開展合作,進入其采購供應系統,為新科技成果推廣運用提供初始動力。產品開發及工程應用,亟須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加速出臺并完善相關標準規范,從而更好地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運用,發揮促進經濟的應有作用。

進一步創新政府采購機制,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制定財政資金采購新技術、新產品實施細則,依法依規將民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將雖無銷售業績,但經相應資質機構驗證,符合國家有關技術質量規范要求的民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納入國家相關工程的招投標,為民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大規模推廣運用提供初始動力,提高民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的市場認知度,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