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全球即時看!央行搭配運用多種工具 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

央行披露,11月以來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

3200億元

● 本報記者彭揚


(資料圖片)

央行11月15日開展85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7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單日操作量達10220億元,足額覆蓋當天到期的10000億元MLF和20億元逆回購。央行披露,11月以來已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科技創新再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3200億元,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總量已高于本月MLF到期量。

專家認為,此次MLF和逆回購操作規模反映了市場機構的資金需求狀況,也體現出央行流動性管理的精細化程度繼續提升,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并未發生轉變;預計后續央行仍將適時操作,維護銀行間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促進經濟回穩向上。

流動性供給結構優化

業內人士分析,11月到期MLF被縮量續做,主要緣于金融機構對央行資金的需求減少,不宜看作央行主動收緊流動性供應。事實上,央行搭配運用多種短中長期貨幣政策工具,保持了流動性投放力度,也較好滿足了金融機構對不同期限資金的合理需求,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體保持合理充裕態勢。

一方面,從投放總量上看,11月15日MLF和逆回購操作量超過1萬億元,高于當日到期回籠量。中金公司(601995)研究部固定收益研究負責人陳健恒表示,雖然本月MLF為縮量續做,但考慮逆回購、PSL、各類專項再貸款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央行向銀行體系釋放的流動性總量有增無減,在結構上也向中長期限工具傾斜,優化了流動性供給結構。“中長期流動性支持占比的提升有利于降低資金面的波動性,對于穩定市場預期也有積極作用。”他說。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提示,近期央行逐步加大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力度,持續釋放穩定流動性的政策信號。

另一方面,從資金價格上看,目前再貸款、PSL等其他結構性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均低于同期限MLF利率。陳健恒舉例說,9月末,1年期PSL利率已降至2.40%,當前1年期MLF利率仍在2.75%。對于政策性銀行而言,PSL具備更低的成本優勢,也更利于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

陳健恒提示,目前同期限的貨幣利率仍與MLF利率存在不小幅度的倒掛。比如,1年期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多在2.45%附近,低于1年期MLF利率,因此銀行對MLF的需求可能仍不強,這或是到期MLF被縮量續做的重要原因。

在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看來,當前的貨幣政策取向是穩健的,市場不應單純通過MLF、公開市場操作規模判斷貨幣政策的取向。

調控靈活精準

在此次MLF縮量續做和逆回購放量的同時,操作利率均與前次持平。專家表示,政策利率保持不變有利于市場利率保持穩定。同時,也為貨幣政策后期相機抉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留出更大政策空間。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當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精細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達到了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防止資金淤積和空轉套利、精準定向發力支持實體經濟,以及兼顧內外部均衡的多重目的。

展望后期資金面,陳健恒表示,在11月中旬稅期高峰和債券發行繳款等時段,預計央行仍會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等方式平抑貨幣市場波動。進一步看,12月是財政投放大月,財政存款的投放量要高于全年其他月份,預計年末財政投放會對流動性提供較大支持。

溫彬預計,后續央行將根據各時點的流動性供求和利率變化,靈活、精準開展調控。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