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聚合力促消費擴內需 夯實經濟“壓艙石”

“買75ml送75ml,膠原面霜每天賣出上萬瓶。”直播間內,主播正賣力介紹產品信息;“這幾天要派送的快遞件多了一倍多,從早忙到晚。”快遞車前,“圓通小哥”正忙碌地分揀包裹、核對信息;“洗烘套裝銷量同比增長近100%、低音破壁機同比增長超3倍。”京東曬出預售“成績單”,家電產品尤其是升級品類迎來爆發式增長……


【資料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消費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是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壓艙石”。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擴大居民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只有國內消費實現有力擴張,國內的供需雙側循環才會暢通和互促,經濟結構才會比較健康,增長支撐才會比較穩定。隨著穩經濟促消費政策措施持續性發力、最大化顯效,消費有望恢復成為經濟的主拉動力。

購物節“點燃”消費熱情

“前段時間,兩個小區一天的快遞件加起來也就一百三四十件,這兩三天,僅一個小區就有近300件。”在北京市西城區某小區,一位正在派件的圓通快遞“小哥”對記者說。不遠處,三輛順豐快遞車、兩輛中通快遞車、一輛京東快遞車依次排開,不僅車廂里塞滿了包裹,車頂上也堆放了不少箱子。

在另一個小區,記者注意到“快遞驛站”里,包裹不僅把三層貨架塞得滿滿當當,連門外的臺階也被臨時“征用”。鋪滿的快件只在中間留下一條“過道”,“過道”上排隊等候取件的顧客向外延伸,拐了幾道彎……

快件翻倍式增加、包裹“溢出”快遞站,是“雙十一”期間線上消費活力迸發的生動寫照。10月31日20時,電商平臺付尾款活動和限時搶活動開啟后,今年“雙十一”購物節迎來了首輪銷售高峰。

看數據,京東家電全品類在開售1分鐘成交額突破10億元,10分鐘整體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0%;天貓開售1小時,共102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元;開售一個小時,淘寶直播場觀(單場觀看量)同比增長600%,“腰部”主播交易額同比增幅達250%……

“這根本上源于國內穩健增長的消費需求、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天貓“雙十一”負責人表示,數字經濟正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去年“雙十一”期間全網銷售總額達9520億元。貝恩公司日前發布的報告預測,今年“雙十一”購物節的商品成交額有望突破1萬億元大關。

“白菜價”“史低價”“絕對值”“手慢無”……購物節上,從商家平臺賣力大促銷,到普羅大眾盡情“買買買”,供需兩端擦出的“火花”既是促消費政策有力有效的見證,也是消費活力潛力的展示。

抓住關鍵 擴大居民消費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消費,一端連著人民的現實生活,是人民獲得滿足感的重要一環。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