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新增4.9萬億!創歷史新高

1月金融數據實現“開門紅”!中國人民銀行10日公布《2023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多項數據超出預期,引來市場廣泛關注。

人民幣貸款增4.9萬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創歷史新高

1月信貸供需兩旺,當月新增貸款總量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央行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

1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余額219.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增速比上月末高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分部門看,1月份,住戶貸款增加2572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68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3.5萬億元。

從結構看,對公貸款仍為主要支撐。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稱,伴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資加快投放、保交樓和優質房企貸款支持計劃加碼、碳減排和設備更新改造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落地,在政策性銀行和國有股份制銀行“頭雁”作用拉動下,1月對公貸款和對公中長期貸款增長保持強勁。

廣義貨幣同比增12.6%

創近年來最高水平

從貨幣供應看,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創下2016年中以來最高水平;狹義貨幣(M1)余額65.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

“支撐1月M2增速創新高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存款,同時信貸高增下派生能力增強和財政靠前發力也加大了貨幣投放。”溫彬認為,1月住戶存款增加6.2萬億元,在去年高基數上繼續同比多增7900億元,助推M2增速創新高。

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4%

央行發布的數據還顯示,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50.93萬億元,同比增長9.4%。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18.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從結構看,1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2.2%,同比高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1月金融數據實現“開門紅”,得益于寬信用政策的持續推進與疫情消退后的需求回升,這將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隨著央行各項寬信用政策的持續推進,預計房地產市場會逐步回升,投資加速擴張,消費進一步恢復,經濟增長預期將得到較大改善。

你可能關注的新聞

來源:綜合經濟日報記者姚進、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

標簽: 創歷史新高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