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焦點快看:財政補貼50億元降低農戶負擔


(資料圖)

臺風“馬鞍”過境后,農險工作人員為受災水稻噴灑農藥降低損失。

訊(記者鄭展能)今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增長明顯。數據顯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已經超過千億元,同比增長26.7%,規模保持全球第一。其中,廣東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保障規模發展尤為迅速。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的農業保險保費增長最明顯,規模達到6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增幅在國內排名第一。

不管種植業還是養殖業,“看天吃飯”是常事。眼下正是加州鱸魚和生魚的出魚期,面對這片2700畝超過2億元產值的魚塘,養殖業大戶吉磊緊張萬分。11月3日,臺風“尼格”在廣東登陸,給省內海域帶來嚴重影響。廣州容大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吉磊告訴記者,去年該公司因天災等造成的損失就超過30%。為了保障眾多特色產業種養戶的利益,廣東推出近200個特色農業保險險種,嶺南荔枝、陽山沙糖桔等等,都有了專屬“護身符”,水產養殖保險的實施范圍更是推廣到全省。今年,吉磊就將投保面積從去年的500畝增加到了2100畝。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在廣東,農業保險已經為全省810.45萬戶次農民提供風險保障超過2100億元。在廣東65.6億元的農業保險保費中,約有50億元來自于財政資金補貼,為農業保險推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廣東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張景濤表示,當前各級財政保費補貼資金比2018年增長了3.13倍,占保費總額的近八成,我省正努力實現農業保險的愿保盡保。從全國來看,截至9月末,我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達1059億元,同比增長26.7%,規模保持全球第一,有力支持了農業發展。

臺風“馬鞍”過境后,農險工作人員為受災水稻噴灑農藥降低損失。

標簽: 財政補貼

精彩推送